各学校:
为进一步推动全县教育工会和广大工会干部切实转变作风,深入调查研究,以理论创新带动工作创新,推动我县教育工会事业发展。县教育局、县教育工会联合举办2015年优秀调研成果评选活动。经评比,堆沟港小学卞广桃老师的《以校工会组织为载体 为农村新教师稳定与发展搭建平台》等67篇调研成果分别获特等奖和一、二等奖。获奖名单现予公布(见附件)。
特此通知
附件:灌南县2015年度优秀调研成果评选获奖名单
灌南县教育局 灌南县教育工会
2016年2月17日
附件
灌南县2015年度优秀调研成果评选获奖名单
序号 | 题 目 | 作者姓名 | 奖次 |
1 | 以校工会组织为载体 为农村新教师稳定与发展搭建平台 | 卞广桃 | 特等奖 |
2 | 坚持高线守住底线,全面构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长效机制 | 宋雅倩 | 特等奖 |
3 | 师德师风的现状及对策 | 王应岚 | 特等奖 |
4 | 铸就心中理想的教师梦 | 王红艳 | 特等奖 |
5 | 文化浸润 师德馨芳 | 程 娟 | 特等奖 |
6 | 影响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调查及对策 | 单海军 | 特等奖 |
7 | 内化工会吸引力 增强教师凝聚力 | 陈 欣 | 特等奖 |
8 | 关于农村教职工医疗保障状况及住房状况的调查报告 | 金 成 | 特等奖 |
9 | 影响学校教师教学积极性因素调查 | 范钦明 | 一等奖 |
10 | 影响学校教师德育职能因素的因素调查 | 唐荣芹 | 一等奖 |
11 | 师德——教师素质的核心 | 汤海英 | 一等奖 |
12 | 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在学校管理中的纽带作用 | 相焕应 | 一等奖 |
13 | 新形势下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与问题研究 | 孟珊珊 | 一等奖 |
14 | 和谐劳动关系对构建和谐校园机制研究的对策与建议 | 邱 雁 | 一等奖 |
15 | 创建和谐校园如何发挥教育工会的作用 | 刘 洁 | 一等奖 |
16 | 强化职能、发挥工会组织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 潘 艳 | 一等奖 |
17 | 谈当下农村教师的困顿与心理超越 | 陈玉兰 | 一等奖 |
18 | 谈谈新形势下如何增强教育工会吸引力 | 朱延京 | 一等奖 |
19 | 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长效机制的研究 | 曾 珍 | 一等奖 |
20 | 发挥工会纽带作用 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 刘莹莹 | 一等奖 |
21 | 工会组织参与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和方式方法的研究 | 邱德刚 | 一等奖 |
22 |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增强教育工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 孙海燕 | 一等奖 |
23 | 试析社会转型期学校职业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 郑建国 | 一等奖 |
24 | 影响学校教师教学积极性因素调查 | 汪维艳 | 一等奖 |
25 | 促进教师师德修养 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 刘小云 | 一等奖 |
26 | 提升学校工会自身建设的办法 | 顾蓉蓉 | 一等奖 |
27 | 教育系统青年教师思想状况调查报告 | 王国栋 | 一等奖 |
28 | 《新形势下对教师进行理性评价的对策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 朱延春 | 一等奖 |
29 | 农村教师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的研究 | 司 亚 | 一等奖 |
30 | 恰似春雨润心田 | 朱文彬 | 一等奖 |
31 | 农村小学青年教师的流失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 李万标 | 一等奖 |
32 | 高中生沉迷网络的危害 | 周洪波 | 一等奖 |
33 | 学校青年教职工的成长的困境及对策 | 胡 江 | 一等奖 |
34 | 初中教师工作倦怠的对策性分析 | 潘 明 | 一等奖 |
35 | 让高尚的师德成为教育的核心 | 胡 玲 | 一等奖 |
36 | 影响教师创新积极性的因素调查 | 牛素红 | 一等奖 |
37 | 小议如何充分发挥教代会在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 陈 芳 | 二等奖 |
38 | 浅谈如何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 李月成 | 二等奖 |
39 | 增强教育工会吸引力、凝聚力的对策研究 | 于丹丹 | 二等奖 |
40 | 构建和谐劳动人事关系 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 张二林 | 二等奖 |
41 | 坚持民主管理 推行阳光校务 | 孙中雪 | 二等奖 |
42 | 在新形势下如何增强工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 孙荣欣 | 二等奖 |
43 | 立德育人 奠基人生 | 王 东 | 二等奖 |
44 |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新形势下师德建设需要奉献精神的回归 | 刘晓玲 | 二等奖 |
45 | 路漫漫兮其修远矣 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师道德建设研究 | 周一举 | 二等奖 |
46 | 让校园开出和谐之花——创建和谐校园如何发挥教育工会的作用 | 潘 艳 | 二等奖 |
47 | 试析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 马金华 | 二等奖 |
48 | 打造“活力”工会 构建和谐校园 | 刘德平 | 二等奖 |
49 | 帮扶困难职工全体长效机制建设的研究和对策 | 孙 喜 | 二等奖 |
50 | 新形势下增强教育工会吸引力、凝聚力的对策研究 | 罗 峰 | 二等奖 |
51 | 教师职业道德的困惑 | 卢 伟 | 二等奖 |
52 | 如何充分发挥教代会在学校民主建设中的作用 | 刘 利 | 二等奖 |
53 | 发挥工会优势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王万军 | 二等奖 |
54 | 内化工会吸引力 增强教师凝聚力 | 宋洪杰 | 二等奖 |
55 | 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长效机制的研究 | 徐樱元 | 二等奖 |
56 | 浅谈如何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 韩 蕴 | 二等奖 |
57 | 长茂中学教师工作现状的调查报告 | 吴炳华 | 二等奖 |
58 | 创建和谐校园如何发挥教育工会的作用 | 孟玲玲 | 二等奖 |
59 | 学校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研究 | 徐 团 | 二等奖 |
60 | 让安全教育成为教学生活的重中之重 | 徐大梅 | 二等奖 |
61 | “三口小学循环教材使用情况调查与研究”阶段性成果报告 | 杨小芳 | 二等奖 |
62 | 关于增强教育工会吸引力凝聚力的思考 | 许小娟 | 二等奖 |
63 | 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难点和对策 | 吴冰冰 | 二等奖 |
64 | 教代会在学校建设中的作用 | 金孝正 | 二等奖 |
65 | 路漫漫兮其修远矣 吾将上下而求索 | 周一举 | 二等奖 |
66 | 论在新形势下如何增强工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 孙 慧 | 二等奖 |
67 | 发挥党员在师德建设中的示范表率作用的实践与研究 | 黄志远 | 二等奖 |
灌南县教育局办公室 2016年2月17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