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索引号: 014309260/2016-00211 信息分类: 规划计划,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宏观经济运行,报告
发布机构: 灌南县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16-01-11
文号: 关键字:
内容概述: 关于灌南县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关于灌南县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浏览次数:  字体:[ ]
 

县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文件()

关于灌南县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及2016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617

在灌南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上

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嵇道峰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全县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6年计划(草案),提请县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5年以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决战新一年,决胜十二五为总要求,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统筹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改善民生、生态建设等各项工作,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总体平稳的良好态势,基本完成了县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主要目标任务。主要指标预计完成情况如下:

(一)经济发展类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86亿元,可比价增长10.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20亿元,可比价增长12.1%

——服务业增加值实现95亿元,可比价增长11%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8.8亿元,同比增长10.4%

——规模工业企业新增14家。

(二)拉动内需类指标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6亿元,同比增长0.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投资完成146亿元,同比增长2.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8.2亿元,同比增长12.5%

——外贸进出口实现2.46亿美元,同比增长5%;自营出口完成2.13亿美元,同比增长5%

——实际利用外资完成4000万美元。

(三)结构调整类指标

——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33.22%,比2014年提高0.54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比重达到18.8%,比2014年提高1个百分点。

(四)生活改善类指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44元,同比增长9.8%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07元,同比增长10.2%

(五)生态文明类指标

——城市化率达46.2%,比2014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

——万元GDP能耗下降3.3%

——化学需氧量(COD)削减量达省控标准。

——二氧化硫(SO2)削减量达省控标准。

——氨氮排放削减量达省控标准。

——氮氧化物削减量达省控标准。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我县经济增速短期内有所放缓,但是全县上下抢抓经济的劲头不减,三产结构不断优化,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企业家信心逐步回升,整个社会发展呈现出总体平稳的良好态势,这些情况的改善收官十二五、建设十三五打下了坚实基础。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与矛盾:重大产业项目支撑不足,招商引资难度加大,发展瓶颈依然存在;实体经济运行困难,生产经营成本上升,部分企业效益下降;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结构调整任务艰巨;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收支矛盾十分尖锐,政府债务化解压力大等等。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应对和解决。

二、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安排

(一)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科学谋划好重点工作、重大项目、重要事项,对于实现全县十三五目标任务十分重要。综观宏观经济形势,外部环境相当严峻,美国已经开启加息周期,其他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国家仍处于后金融危机的深度紧缩期,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三期叠加”下,内部环境依然处于经济周期的调整期,通货紧缩趋势明显,汇率波动、产能过剩、需求不足、出口下滑、金融风险上升等长期积累的矛盾有所加剧,但随着供给侧改革、化解房地产库存、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加大财政投入、加大直接融资等政策的提出和实施,国企改革、双创等政策的深入推进,将积极化解十三五期间各项矛盾。综观我县经济形势,新趋势和新亮点不断呈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园区载体功能不断完善,产业集群、产业链经济正在逐步形成,这些都为2016年及十三五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主要预期目标安排

按照国家、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沿海开发等重大战略,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要求,兼顾预期指标的科学性、可行性与匹配性,建议2016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安排如下:

1.预期性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315亿元,可比价增长10.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5亿元,可比价增长12.5%

——服务业增加值107亿元,可比价增长11%

——一般共预算收入42.7亿元,同比增长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4亿元,同比增长1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37元,同比增长9.6%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58元,同比增长10%

——外贸进出口2.7亿美元,同比增长8%

——自营出口2.3亿美元,同比增长8%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25亿元,同比增长15%

——规模以上工业投资168亿元,同比增长16%

——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

——城市化率达46.5%

2.约束性指标

——万元GDP能耗下降3.3%

——化学需氧量(COD)削减量按省控标准。

——二氧化硫(SO2)削减量按省控标准。

——氨氮排放削减量按省控标准。

——氮氧化物削减量按省控标准。

3.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5%。主要考虑:一是与发展需要相适宜,10.5%的发展速度能够支撑经济结构的调整、增长方式的转变、稳定和扩大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各项事业。二是与县十三五目标、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相适应,三期叠加新常态下,10.5%的增速既是压力也是动力,能够保证十三五末人均GDP、城乡居民收入达到预期目标。

1)第一产业增加值安排50亿元,增长3.8%,比上年增加2亿元。主要增长点:一是种植业。粮食生产保持平稳,设施蔬菜、设施葡萄、食用菌等产业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预计可新增增加值1亿元。二是项目支撑。易宝嵘成花卉苗木基地项目、长生园食用菌项目、华实园艺展示基地投产、续建和新开工项目,预计可新增销售收入8亿元,新增增加值1亿元。

2)第二产业增加值安排158亿元,增长11%,比上年增加15亿元。主要增长点:一是续建和新开工项目支撑。2016年拟编排县重点工业项目55个,总投资183.7亿元,计划投资80.45亿元,预计可新增销售收入80亿元,新增利税8亿元,新增增加值14亿元。二是已投产项目的支撑。乔盛金属(镍合金加工)、五环化工等2015年已投产的项目,预计可新增销售收入4亿元,新增利税0.5亿元,新增增加值1亿元。

3)第三产业增加值安排107亿元,增长11%,比上年增加12亿元。主要增长点:一是续建和新开工项目的支撑。2016年计划实施的洲业汽车生活广场项目、亚新物流码头及配套等服务业项目,预计可新增销售收入22亿元,新增利税3.3亿元,新增增加值5亿元。二是房地产市场支撑。化解房地产库存的积极定调,使得今年房产投资和房产销售有较好预期,预计可新增销售收入35亿元,新增增加值6亿元。三是旅游业的支撑。休闲旅游业加快发展,预计可新增销售收入4.6亿元,新增增加值1.2亿元。

2016年预计二三产业占GDP比重达84.1%,比2015年提高0.88个百分点,预计“十三五”末达88%;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34.0%,比2015年提高0.78个百分点,预计“十三五”末达38%。全县经济虽然还是保持“二三一”的产业结构,但农业占比将从16.78%下降到12%,第三产业占比从33.22%提高到38%,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4.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安排225亿元,增长15%2016年拟编排县重点项目116项,总投资305.64亿元,计划投资148.05亿元。按投资类型分为:一是基础设施类项目,计划安排9项,计划投资13.38亿元。重点抓上航局疏浚基地、204国道改建工程等项目建设;二是工业类项目,计划安排55项,计划投资80.45亿元。重点抓诚信(立本)集团、嘉隆化工(二期)等项目建设;三是服务业类项目,计划安排5项,计划投资11.1亿元。重点抓堆沟作业区5万吨公用码头、灌河港区5000吨危险品码头等项目建设;四是社会事业类项目,计划安排8项,计划投资5亿元。重点抓县一院、实验中学迁建工程等项目建设;五是城镇建设类项目,计划安排19项,计划投资31.42亿元。重点抓县保障房建设、区域供水环网工程等项目建设;六是新农村建设项目,计划安排8项,计划投资2.1亿元。重点抓三口村集中居住区、周庄集中居住区等项目建设;七是农业水利项目,计划安排12项,计划投资4.6亿元。重点抓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食用菌企业转型升级工程等项目建设。

四、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2016年,我们将按照县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奋斗目标和工作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求真求实,保持定力,精准发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灌南。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调结构,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

发展新型工业。传统产业抓升级,围绕灌南现有六大产业,结合“互联网+”理念,探索建立新型的供产销经营方式,开拓既有市场。新兴产业抓壮大,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加快推进宏达循环经济产业园、亚新钢铁煤气发电、兴鑫钢铁煤气发电项目等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尽快形成规模优势。园区载体抓优化,通过推动园区提档升级,围绕我县优势产业,培育壮大化工、钢铁、机械电子等特色产业集群。

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商贸物流,重点推进总投资8亿元的洲业汽车生活广场项目;依托物流园,推进5万吨矿石码头和上航局疏浚基地等重点项目,打造矿石、钢铁、危化品等集散基地。发展电子商务,推进电子商务示范县示范村建设,培育电商主体,形成集聚与规范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发展文化旅游,推进二郎神遗迹公园二期与幸福林海改造工程,加快四星级乡村旅游点创建工作,确保李集同兴生态园年内通过省级验收。加快新增长点培育,统筹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努力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高端企业。

(二)抓项目,进一步拓展有效投资

强化重大项目支撑。加快建设和启动一批支持“三农”、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改善民生、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推进节能环保等方面的重大工程。围绕海河联动开发,实施一批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围绕加快服务业发展,实施一批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围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围绕改善民生,实施一批重大社会事业项目。扩大有效投入,大力调整投资存量,优化投资增量,加强对全社会资金的有效调控和科学配置,合理界定政府性资金和社会资金的投向,最大限度地提高投入产出比。

重抓招商项目推进。县委县政府将今年定位为“招商引资突破年”, 强化专业招商、务实招商。坚持多元化发展、差异化发展概念,突出有效招商、精准招商,延伸现有产业链条,大力发展上下游特色关联产业。经济开发区积极招引精密电子、软件开发等高新技术企业,推进施耐德电气、珀利鑫半导体等项目开工建设;化工园区注重提升安全环保水平,并依托两大钢企努力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延伸钢铁产业链。在梳理摸排前期招商成果基础上,加大跟踪推进力度,明确专人跟踪落实,对宝利嘉纺织等在谈项目确保尽快签约,对宏达循环经济产业园、中鑫半导体、荣鼎金属等落地项目争取加快建设,对仁欣环保、嘉隆化工(二期)等增资扩股项目力争投产达效。力争实现大项目引建“1323”目标,即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0个,竣工亿元以上项目20个,实施技改项目30个。

(三)促统筹,进一步优化城乡发展

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围绕交通现代化建设,重点实施204国道改扩建、灌河航道整治以及连盐、连镇铁路建设,打造公铁水综合交通新格局。围绕服务城市化建设,重点实施345省道盐河三桥、235省道西延段、综合交通客运枢纽等工程,打造城市路网新框架。增强市政基础设施服务功能,改造破损道路,新建循环道路,完善城区路网。加快水利、区域供水、城市燃气、电力通信、公共交通等其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围绕推进城镇化建设,重点实施县乡公路改建、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危桥改造、撤渡建桥等工程,完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培育特色城镇,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服务业发展,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深入开展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的业务指导,在自然生态、人文历史、休闲旅游等方面培育村庄的个性特色。巩固提升村庄环境整治成果,完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道路修护、绿化养护、河道管护、公共设施维护五位一体的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

(四)重生态,进一步强化环保约束

推行绿色生产。加强源头控制,对新招引项目,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对过去招引落地企业,能整改到位的分期治理,不能整改到位的淘汰关停。推进节能减排,加大化工园区环保整治力度,创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年底完成亚邦集中供热、瑞邦固废填埋、金园危废焚烧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工业废水、废气及固废综合利用,开展化工园区循环化改造,加强设施运行监管,增强化工园区环境承载力。

保护生态环境。加大生态空间监控,严格保护北六塘河饮用水水源、通榆河饮用水源地、堆沟港灌河入海口湿地、五龙口湿地等生态红线区域。做靓四条穿城河流,加快周口河风光带树木植被的更新、修补;加快城区盐河两岸的设计规划;加强悦来河疏浚整治;加强南六塘河码头清理。提升城乡绿化水平,积极推进文明城市、园林城市、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等创建活动,有序实施村庄道路、河堤、庭院、宅旁绿化和公共绿地建设。

(五)惠民生,进一步增强人民福祉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就业创业,积极招引服务业、劳动密集型等项目,以项目拉动就业;积极培育中小企业园、创业孵化基地,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社保体系,完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的覆盖面。完善城市低保救助、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完善优抚安置服务体系,实行物质优抚和精神优抚并重。开展扶贫开发,实施精准扶贫脱贫,因村因户施策,突出沂河淌沿线等重点片区重点帮扶。加快实施旧城改造、保障性住房、人才公寓等工程建设。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会治安综合防控等工作,建设平安法治灌南。

着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探索县城区教育集团化改革,推进校安工程和改薄工程建设,创建国家级特色足球学校10所。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基本医保报销比例和支付限额,县第一人民医院投入使用。做好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费综合改革。推动人口均衡发展,落实全面二孩新政,做好计生新政的相关配套工作;实施“医养融合”养老模式,探索建立县乡村居家养老三级服务网络。推动文化发展,以十大工程为抓手,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各位代表,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更要有昂扬的斗志、坚定的信心。让我们在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抢抓战略机遇,融入改革大局,树立发展信心,增强担当意识,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灌南县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完成情况及2016年主要指标计划表

   

单位

2014

2015

2016

绝对数

%

预计数

%

计划数

%

1、地区生产总值(可比价)

亿元

259.25

10.1

286

10.5

315

10.5

其中:第一产业

亿元

45.77

4

48

4

50

3.8

第二产业

亿元

128.76

11.3

143

11

158

11

其中:规上工业

亿元

114.52

16.3

120

12.1

135

12.5

第三产业

亿元

84.72

11.4

95

11

107

11

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亿元

35.12

15.02

38.8

10.4

42.7

10

3、规上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195

25.31

196

0.5

225

15

规模以上工业投资

亿元

142.16

14.92

146

2.7

168

16

4、外贸进出口

亿美元

2.34

3.2

2.46

5

2.7

8

其中:出口

亿美元

2.03

9.5

2.13

5

2.3

8

5、实际利用外资

万美元

240

-53.93

4000

-

10000

-

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69.53

13.1

78.2

12.5

88.4

13

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805

10.1

22844

9.8

25037

9.6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442

11.8

11507

10.2

12658

10

8、服务业占GDP比重

%

32.68

33.22

34

高新产值占工业比重

%

17.8

18.8

19.2

 二三产业占GDP比重

%

82.35

83.22

84.1

9、城市化率

%

45.6

46.2

46.5

10、万元GDP能耗

吨标煤

0.953

-3.3

-3.3

化学需氧量削减

73.3

按省控标准

按省控标准

二氧化硫削减

0

按省控标准

按省控标准

氨氮排放削减

9.76

按省控标准

按省控标准

氮氧化物削减

0

按省控标准

按省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