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其他
索引号: 014309260/2016-00257 信息分类: 其他,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城乡建设(含住房),其他
发布机构: 灌南县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16-04-08
文号: 关键字:
内容概述: 从近日出台的县委县政府《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强富美高”新农村的实施意见》获悉,今年我县的农村工作将在农业现代化上着力,因地制宜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同时树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念,持续推进农民增收,加强农村…

加快农业现代化 建设“强富美高”新农村

浏览次数:  字体:[ ]
从近日出台的县委县政府《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强富美高”新农村的实施意见》获悉,今年我县的农村工作将在农业现代化上着力,因地制宜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同时树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念,持续推进农民增收,加强农村社会治理,建设“强富美高”新农村。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推动“农业强”上取得新进展

    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着力强化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深入推进灌河治理、小潮河闸拆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规划等工程,年底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90%以上,全年新增高标准农田3万亩。鼓励引导和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科学有序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年内发展家庭农场80个,新增农民合作社40家。大力推进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全县农机化综合水平达82%,争取两年内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继续实施“粮食生产不落地”工程,年新增粮食烘干能力1500吨以上。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示范区职能,做大做强园区主导产业,花卉苗木产值达到2亿元,全县食用菌产值达到45亿元,园区总产值力争突破50亿元。

    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在推动“农民富”上取得新成效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必须发挥农村的独特优势,深入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坚持本地培育与项目招引双轮驱动,积极帮助企业争创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完成农产品出口创汇500万美元。重点招引农产品深加工和产品附加值高的项目,现代农业园区招引投入2000万元项目3个以上,各乡镇招引1个以上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开展产品、技术、管理创新,推动农业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到乡镇村建基地、联农户,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形成全价值链。加快推进与阿里巴巴的战略合作,实施“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工程,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采购和销售种子、化肥、农药、工具、食品等农业生产生活用品,加快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与农资和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全面开展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示范村创建,力争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园区1个、市级乡村旅游示范点3个。

    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在推动“农村美”上取得新变化

    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强化规划引领作用,着力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形成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完备、人居环境适宜的农村发展新格局。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和危桥改造工程,新改造农村公路82公里,改造危桥10座以上。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创建,积极探索县城区义务教育集团化改革,推动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和对口支援,提升村小学、教学点建设水平。强化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设备装备和功能完善,全面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档升级,新增省示范乡镇卫生院1家、省示范村卫生室4家。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实施村庄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计划,整治村庄河塘162个,疏浚县乡河道11条。统筹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农村覆盖率达到100%。

    加强农村社会治理,在推动“社会文明程度高”上取得新提升

    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必须顺应社会发展进步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创新乡村治理机制,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结合村两委换届,选优配强村级组织带头人。实施村级“四有一责”建设提升行动,继续向经济薄弱村和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派驻“第一书记”。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明确协商内容,确定协商主体,丰富协商形式,规范协商程序,运用协商成果,积极推进城乡社区协商民主实践。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广泛开展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力争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1300平方米,发挥基层文化科技资源的整体效益。

    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在推动“机制活”上取得新突破

    破解“三农”发展难题,必须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加快农业农村重点领域改革步伐,激发农民创业创新活力,释放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确保年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颁证率达到90%以上。围绕年内完成2000万元农村产权交易额的目标,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探索建立农村“两权”贷款服务平台,完善金融扶贫工作机制,探索金融扶贫精准到户新模式。推动农村信贷产品创新,加大对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村经济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实施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提档升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