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其他
索引号: 014309260/2016-00278 信息分类: 其他, 农业、林业、水利,水利、水务,其他
发布机构: 灌南县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16-04-19
文号: 关键字:
内容概述: 近日,在三口镇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的建设工地上,挖掘机、运输车辆往来穿梭,正在进行土方回填。不远处的水工建筑物工地,抬石、运砖、安砌的民工人来人往,到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据了解,灌南县2015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投资3000万元,对我县三口、新集、百禄3…

连续实施七年 总投入2.15亿元 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取得显著效益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日,在三口镇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的建设工地上,挖掘机、运输车辆往来穿梭,正在进行土方回填。不远处的水工建筑物工地,抬石、运砖、安砌的民工人来人往,到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据了解,灌南县2015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投资3000万元,对我县三口、新集、百禄3镇12个村2.8万亩中低产田进行综合治理,共计整治渠道93.2公里,新建各类涵闸14座,新建、改造灌溉泵站9座529千瓦,建设渠系配套建筑物2742座。项目实施后,新增灌溉面积1.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3万亩。

    我县一直是全市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先进县,自2009年以来,通过竞争立项,已经连续七年获得重点县建设项目,全部以优秀等级通过省级验收,实现了该项目多年来在全省的领先地位。在2012年10月,我县代表江苏省顺利通过全国的重点县三年总验收,谱写了灌南农村水利建设的崭新篇章。县水利部门按照“政府主导、整合资金、集中投入、整村推进”的建设思路,稳步推进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取得显著效果。七年来完成项目总投资2.15亿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6950万元,省级补助8050万元,县级财政配套5070万元,群众投劳折资1379万元,小农水重点县工程被群众称为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

    县水利部门紧紧围绕让群众受益和让群众满意的目标,积极强化绩效管理,创新四项工作举措,全面催生工程的惠民效能。

    项目有看点。以小农水重点县建设规划为平台,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协调各部门涉农资源,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务计其功,共同展示”的原则,集中投入,整体推进农村水利建设。按照“连片建设、整体推进”的方式,抓好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努力做到建一片,成一片,长期发挥效益一片。目前已建设6个万亩连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已成为全县惠农政策成果的展示点,相关行业经验交流的学习点。在项目区实施新技术、运用新工艺,在全省率先推广渠道生态防渗技术,混凝土防渗渠的修建过程中,每隔60米设计一动物逃生带,每年可拯救50万只小动物,生态效益巨大,该创新被《新华日报》《中国财经报》作了专题宣传报道。

    资金有效益。按照整合资金提效益,集粘贴中财力办大事的思路,在小农水重点县建设的模式下,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实现了资金使用效益的充分发挥,实现了由各自为战向整合资金转变,由分散投入向集中投入转变,由平均分配向突出重点转变,由单项建设向整体推进转变,由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转变,由一般监管向全面绩效考评转变,使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成为整合资金、提升效益的典范。

    工程管长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大力推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公示制、竣工验收制、工程GPS定位制度等,强化质量监管,工程质量、数量有保证,实现了“水能顺畅进田,机械便捷下田”目标。按照“组建规范、产权明晰、管理自主”的原则,着力推进农民用水户协会规范建设,项目区以农民用水协会管护为主、基层水利服务组织指导为辅的农田水利工程建后管护制度初步形成,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使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成为精细管理、服务长远的典范。

    农民得实惠。七年来,灌南小农水重点县工程累计完成工程投资2.15亿元,全面推进全县11个乡镇115个行政村的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建设,新建防渗渠道487千米、更新改造泵站174座6625千瓦、建设渠系配套建筑物17142座,新增灌溉面积7.6万亩,改善灌溉及排涝面积62万亩,复垦土地4200亩,年新增节水能力380万立方米。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得到了显著提升,受到了乡村干部特别是项目区群众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