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校、局机关各科室:
《灌南县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已经局党委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灌南县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灌南县教育局
2017年8月15日
附件:
灌南县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苏政发〔2017〕1号)《市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连政发〔2017〕38号)精神,根据《连云港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结合我县教育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促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以实施多种形式的共建办学和教师互动交流为抓手,通过加强区域统筹、搭建发展平台,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示范和引领作用,不断缩小义务教育城乡和校际之间的办学差距,办好人民群众家门口的学校,满足人民群众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二、工作目标
到2020年,全县义务教育发展机制体制更加完善,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学校管理水平、教师队伍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大校额、大班额现象基本消除,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均达到省定办学标准,办学特色、办学内涵、办学品质显著提升,人民群众享受家门口优质教育需求基本满足。
三、实施方式
1.城区集团化办学。由一所学校为牵头学校,联合若干成员学校组成。各成员校增挂集团校区校牌,其法人地位和行政隶属关系不变。牵头学校每年安排不低于15%比例的骨干教师到成员学校任教,成员校安排相应数量的专任教师到牵头学校任教。3年为一周期。
2.城乡联盟制办学。按照“以城带乡、以强带弱”的原则,由城区义务教育学校为龙头,组建六个教育联盟。联盟校之间围绕特色课程、队伍建设、优势学科、学校管理等项目开展单项或多项的教育教学合作,通过活动开展实现学科对接、优势互补、整体提升。城区学校优秀教师到联盟校支教、联盟校间教师交流的比例不低于15%。
3.校际结队共建。通过校际之间定期开展学校管理、互动交流,实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校际结队共建可跨区域、跨地区实施。
四、组建方案
1.城区教育集团组建方案
(1)实验中学教育集团:由实验中学、第四中学、田家炳中学(初中部)组成,其中实验中学为牵头学校。
(2)初级中学教育集团:由初级中学、淮河路实验学校初中部(在建)组成,其中初级中学为牵头学校。
(3)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由实验小学(人民路校区、新民路校区)、新安镇中心小学、新安小学、惠泽路小学(待建)组成,其中实验小学为牵头学校。
(4)长江路小学教育集团:由长江路小学、淮河路实验学校小学部(在建)、硕项湖小学(待建)组成,其中长江路小学为牵头学校。
(5)扬州路实验学校教育集团:由扬州路实验学校、苏州路实验学校组成,其中扬州路实验学校为牵头学校。
2.城乡教育联盟组建方案
(1)实验中学联盟:第四中学、堆沟中学、田楼中学、长茂中学、三口中学、北陈集中学、张店中学、百禄中学、新集中学、田家炳中学初中部
(2)实验小学联盟:新安镇中心小学、新东小学、堆沟港镇中心小学、田楼小学、长茂小学、三口小学、北陈集小学、张店小学、百禄小学、新集小学、花园小学、惠泽路小学(待建)
(3)长江路小学联盟:汤沟小学、孟兴庄小学、李集小学、六塘小学、硕项湖小学(待建)
(4)初级中学联盟:汤沟中学、孟兴庄中学、李集中学、六塘中学
(5)扬州路实验学校联盟:五队实验学校、小窑实验学校
(6)苏州路实验学校联盟:张湾实验学校、大圈实验学校
3.校际结队共建方案
(1)长江路小学与南京市长江路小学结队共建
(2)扬州路实验学校与新海实验中学苍梧校区结队共建
(3)第四中学与南通市第一中学结队共建
(4)初级中学与堆沟港中学结队共建
(5)长江路小学与实验小学结队共建
(6)新安镇中心小学与孟兴庄小学结队共建
积极鼓励各学校与省内品牌学校开展结队共建。
五、实施内容
在学校管理、教学教研、队伍建设、资源利用等方面开展互动合作,实现理念共识、资源共享、方法共鉴、发展共赢。
1.提升基础促均衡。一是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补齐短板,严格按省定办学标准建设新校、改造提升老校,“一个不少”地完成现有学校达标创建任务。二是推进“改薄”工程,扎实推进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规划的实施,按时序进度完成改薄资金投入、校园校舍改造、设施设备添置等硬件建设任务。三是推进村小质量提升,扎实推进村小(教学点)质量提升工程建设方案的实施,积极整合好乡村学校资源,如期实现村小和教学点布局布点、办学条件、体制机制、师资优化等标准化建设目标。
2.轮岗交流促均衡。建立教干轮岗交流制度,开展集团学校、联盟学校之间互派中层干部或年轻后备干部任职、挂职。实行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加大教师交流力度,推进教师交流常态化、制度化、公开化,切实均衡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师资配置。2017年完成副校级教干轮岗,并启动教师校际交流工作。
3.学校共建促均衡。开展“六个共建”活动,提升学校发展水平。一是校际办学共建,设立“海西校长论坛”,定期开展交流研讨,完善学校章程和规划实施,共同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二是教学共建,加强备、教、改、辅、考、评等方面的互补合作,共同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三是教学科研共建,完善教联片教研实施方案,定期开展专题研究活动,共同提升教育科研水平。四是教师发展共建,同步制定并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和培训培养计划,通过骨干教师公开教学、“同课异构”等,共同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五是教育资源共建,加大教育装备投入力度,每年计划投入3000万元,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努力实现宽带网络1000M进校、100M进班,无线网络和智能信息终端校园全覆盖,共同提升教育装备水平。六是校园文化共建,大力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培育学校特色文化,共同提升学校发展水平。
4.捆绑考核促均衡。改革评价体系,建立教育集团、教育联盟和结队共建工作考评体系,实施捆绑式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学校和校长职级制考核。教育集团和联盟内部也要加强对各成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促使学校合作、教干轮岗、教师交流等工作逐步走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促进全县义务教育学校优质均衡发展。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县教育局将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工作组,统筹推进《方案》落实工作,各科室要根据任务分工和各自职责,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加大经费投入。积极争取各级财政的支持力度,集中力量强化薄弱环节、解决突出问题。多渠道、多形式筹措教育发展资金,保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年行动的顺利推进。建立教师支教补贴政策,城区学校到农村支教帮扶的教师,按每人每月300元标准发放专项补贴。
3.加强督导监测。各科室要密切跟踪工作进展,督促本方案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目标督查科要把本方案的实施作为督查的重要内容,按内容、分阶段进行督查,并将督查结果与考核奖励挂钩。
4.营造良好氛围。各科室、各学校要广泛宣传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宣传我县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及时总结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发展合力,为推进全县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