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受冬春季气候异常、耕作方式变化、大范围农机跨区作业等因素影响,我县秋播作物种传和土传病害有明显上升趋势,地下害虫在局部地区持续重发,对秋播作物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搞好秋播作物种子处理可及时有效控制种传、土传病害及地下害虫危害,保证秋播作物全苗、壮苗。希各乡镇要加强宣传、进行分类指导,广大农户认真做好秋播作物种子处理和地下害虫的防治工作。
一、严把秋播种子关
种子经营部门必须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条例》的有关规定,把握好种子来源,严禁从疫区调入种子、经销无检疫合格证明的种子,防止检疫性病虫草传入我县,切实保障农户利益;发现有夹带小麦腥黑穗病等病粒的麦种或未经精选加工的麦种决不能作为秋播用种。
二、种子处理技术
要对小麦种子进行风选,选晴好天气晒2—3天,以增强种子萌发力、提高种子发芽势。
1、稻茬麦田:以预防纹枯病、白粉病为主。
(1)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立克秀)10毫升兑水300毫升稀释后拌种或包衣20-25公斤,凉干后播种;
(2)33%多菌灵·三唑酮可湿粉(纹霉净)50克兑水1公斤稀释后拌种25公斤,拌匀后堆闷2-3小时播种。
2、旱茬麦田:以预防纹枯病、黑穗病、地下害虫为主。
40%辛硫磷乳油50毫升加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立克秀)10毫升兑水300毫升均匀拌麦种25公斤,边喷边拌,充分拌匀,拌后堆闷1-3小时,待药液全部吸收后播种。
对小麦胞囊线虫重发区,可选用阿维菌素微胶囊剂按药种比1:45剂量拌种;对小麦全蚀病发生较轻的田块,每10公斤麦种用3%敌委丹悬浮种衣剂80毫升加水300毫升拌种,拌匀晾干后即可播种;对重发田块进行轮作换茬,有条件的地区最好进行水旱轮作。
3、其他防治地下害虫方法
(1)毒土、毒饵:对大豆蛴螬、金针虫等发生较重的旱茬田,可用毒土法,即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250毫升或40%毒死蜱200毫升拌细土25-30公斤,于耕耙前撒施,随耕翻入土。防治蝼蛄宜用毒饵法,即用炒香麦麸、豆饼、米糠等饵料2公斤,50%辛硫磷乳油25毫升,加适量水稀释农药制作毒饵,每亩15-20公斤,于傍晚撒于田间幼苗根际附近。
(2)喷雾法:选用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用48%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顺麦垄喷施,每亩喷药液40公斤。
三、注意事项
1、对于地下害虫发生较重的旱茬麦田,宜坚持药剂拌种与毒饵或毒土法相结合,提高整体控制效果。
2、拌种应严格控制药量,以防中毒;拌种时边喷边拌,拌匀摊开晾干后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