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乡村振兴
索引号: 014309367/2017-00038 信息分类: 乡村振兴,
发布机构: 灌南县农业农村局 发文日期: 2017-12-01
文号: 关 键 字:
内容概述: 2017年,灌南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结合实际,以量化考核为抓手、“三定一考核”网格化监管为举措,着力推动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属地监管责任,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监管,确保我县农…

2017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总结(原灌南县农业委员会发布)

浏览次数:  字体:[ ]
 

2017年,灌南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结合实际,以量化考核为抓手、“三定一考核”网格化监管为举措,着力推动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属地监管责任,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监管,确保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各项工作开展顺利,灌南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现将全年主要工作及2018年工作计划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1、制定考核办法,加强属地管理。

4月初,召开全县农产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印发《关于印发2017年灌南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目标任务考核办法的通知》(灌农发[2017]30号)、《关于印发灌南县2017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计划的通知》(灌农发[2017]31号)、《关于印发灌南县2017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的通知》(灌农发[2017]32号)、《关于印发2017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培训计划的通知》(灌农发[2017]33号)、《关于开展2017年“三品”认证换证申报工作的通知》(灌农发[2017]34号)等文件,部署2017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品牌管理、宣传培训等相关工作,并安排乡镇监管站、协管员签订了责任状,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和2017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顺利开展,同时为巩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成效、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做好动员。

2、开展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消除质量安全隐患。

根据省、市、县文件要求,我单位将主要农产品、农业投入品、规模以上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贸市场全部100%纳入监测范围,集中整治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农产品产地环境三大突出问题,对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产地环境、农药生产经营、肥料生产经营、种子生产经营等专项开展整治行动。重点检查经营档案是否齐全、种子标签是否规范、是否滥用商品名、是否套牌、是否未审先推、是否有假冒生产经营许可证行为、农产品品牌标识是否使用和冒用等待情况。全年主要开展了农产品标识、食用菌企业监督检查、农资打假联合检查等4次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对检查结果进行了通报。根据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统计,全年共检查农资经营企业(户)186767次,出动执法车辆 326次,出动执法人员1221人次。立案查处违法违规一般程序案件5个(种子2个,农药2个,肥料1个),涉案种子7500公斤,涉案农药0.3公斤,并开展重点农资产品质量抽检,随机抽检农资60个,合格率100%。通过监管巡查与专项整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得到了规范,源头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

3、开展农产品监测,提高农产品质量。

根据2017年检测计划要求,继续将瓜果蔬菜等主要农产品100%纳入监测范围,进入乡镇市场批量销售的蔬菜100%纳入监测范围。全年共检测10750批次,合格率为99.99%,定量检测615批次,省级例行监测按季度开展共计4120个样品,有1个样品不合格,已跟踪监督抽查。此外利用到期无公害产地复查换证、产地新申报、产品新申报、重金属污染调查等委托检测60个样品。“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获证合计73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新申报83个,获证58个,绿色食品新申报15个,获证15个);品牌到期换证36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复查换证30个,获证30个;绿色食品到期续展9个,获证6个)。

4、推行网格化监管模式,完善监管队伍机制。

根据上级要求,继续加强对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监管和检测能力进行指导与提升。主要是深入推进“三定一考核”网格化农产品监管模式,聘用协管人员并加强管理,将监管关口前移。具体表现一是通过聘任,监管和协管人员基本稳定。我县共任命有农产品监管人员43名。今年,重新聘任协管人员68名,协管人员采取对监管对象分片包干形式。二是通过政府扶持,监管经费有保障。每年各乡镇都能使出2-3万元不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专项工作经费,同时县农委也对乡镇监管队伍进行资金补助,主要用于监管、培训、宣传等方面,帮助乡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各乡镇检测人员还配备了交通工具,便于检测采样。协管人员给予每月100元的报酬等。三是通过责任状签订,责任明确。各条块负责辖区内的农户、企业数的职责和任务非常明确。四是通过量化考核,考核机制完善。先后出台了农产品质量工作目标任务考核办法、考核细则、监(协)管员管理办法等文件,特别对村级协管员实行了“社会聘用、岗前培训、职责清晰、统一考评、按绩报酬”的管理模式,提高了协管人员对农产品质量的积极性。目前,乡镇考核正在进行中。

5、加大宣传,多形式营造农产品安全认识氛围。

我单位积极开展了农产品安全宣传活动,通过电视、电台、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做到家喻户晓。并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创牌立信”活动,建立诚信档案,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制定分类监管制度,达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共治。联合农广校、农业执法大队等部门加强对乡镇监管人员对全县214家农产品生产单位(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和186多家农资经营门店进行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题培训教育。上半年以举办专题培训班,街头咨询等形式的宣传活动为载体,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知识,印发《禁限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农药安全间隔期及安全使用》、生产操作规程明白纸等资料8000万份,咨询服务2100人次,举办培训班15,直接培训1600人次。

6、全力保障通过省级计量认证。

根据计量认证证书到期换证要求,我单位及时向省质监局服务平台递交材料申请复评审,并认真做好省质监局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现场评审准备工作,主要工作有质量体系文件改版、培训学习、实验室改造、试剂购置、仪器保养、质量控制等,并于73日获证通过省质监局计量认证,有效保证了实验室的平稳运行和持续有效。

7、序时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4月初,2015年省级农产品安全示范县创建项目顺利通过市农委验收;2017年新申报的5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示范企业通过省农委审批,并组织实施,近期将开展验收;2016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奖补资金实施方案已及时上报省农委;2017年“三品一标”补助已按省绿办实施方案进行补助;9-10月完成2017年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申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