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生态环境
索引号: 014309260/2015-00357 信息分类: 生态环境,
发布机构: 灌南县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15-08-20
文号: 关 键 字:
内容概述: 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当前,随着我县农民收入的逐步增长,农民对村庄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农民生活品味也随着我县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在快速提升,城乡发展一体化在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县以“村庄秀美、环境…

推进环境整治 建设美丽村庄

浏览次数:  字体:[ ]

    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当前,随着我县农民收入的逐步增长,农民对村庄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农民生活品味也随着我县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在快速提升,城乡发展一体化在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县以“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为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引领,大力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大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近日,记者走进李集乡二圩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宽阔笔直的村主干道,样式新颖的路灯,清澈的河流,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别墅,干净整洁的环境让人赏心悦目。

    二圩村位于李集乡南部,县硕项湖备用水源地西侧,紧邻宁连高速灌南南互通,交通便捷,全村共有6个自然村庄,农户550户,人口2260人,是我县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自2014年6月纳入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以来,按照省市县“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要求,以农村发展为基础,以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切入点,突出老村改造和公共服务配套,着力打造集中居住、服务配套、具有田园风貌的美丽乡村建设典型。示范项目计划总投入600余万元,聘请连云港市锦城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按照规划和实施方案开展村庄综合整治,改造庭院,插建住宅,村庄绿化、亮化、美化,铺设主次道路,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等。

    目前该村按照粉墙灰瓦、朱红院门、镂空花窗的风格,完成庭院改造整治100余户,改、插建住宅6户,拆除破厕所、破猪圈100余户;新建桥梁2座,涵洞3座,铺设污水管网2000米,新建了污水处理设施;新铺、拓宽村庄道路2600米,架设路灯160盏,栽植绿化苗木8000株,建设小游园1座。同时建设与管理并重,聘用6名卫生保洁人员,购置6辆垃圾清运车辆,配置垃圾池(桶)66只,并建立了村庄环境长效管理机制。

    据了解,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全省村庄环境整治工程已有序开展了5年。5年来,我县严格按照“六无”“六有”的村庄环境整治标准,多措并举,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努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村美、民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前,我县11个乡镇、238个行政村、1370个自然村的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经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果,全县村庄环境的面貌日新月异,不断提高。

    今年以来,我县在村庄环境整治中,一是积极开展督促检查。把村庄环境整治纳入县三农考核体系中,制定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对村庄环境整治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月度追踪、季度通报、定期巡查和不定期暗访,及时公布整治进展情况。二是组织观摩学习。先后组织人员到灌云、浙江省、南京江宁和常州溧阳等地,学习农护管理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以及建设美丽乡村的先进经验。县环境办还多次组织县内乡镇与乡镇之间交流学习,以此来带动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三是突出打造亮点。在全面清理积存垃圾、乱堆乱放、河道沟塘的基础上,以打造特色亮点村庄为先导,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整治效果,对村庄环境整治奖补资金实行项目化管理,对重点村进行提档升级,促进村庄环境面貌的改善。主要做法是各乡镇自选亮点(重点村),沿国、省、县道两侧沿途村庄作为第一批“示范村”进行打造,以“示范村”为引领向纵深推进,改变过去全面开花、效果不佳的做法;每个乡镇集中打造几个点,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新农村建设,重点开展“四有”、“四清”、“四化”活动,努力实现乡村环境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