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生态环境
索引号: 014309826/2015-00029 信息分类: 生态环境,
发布机构: 灌南县田楼镇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15-11-30
文号: 关 键 字:
内容概述: 新农村建设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田楼农民晒幸福

浏览次数:  字体:[ ]
 

田楼农民晒幸福

垃圾有专人处理,超市开在家门口,成批农民当老板……日前,笔者深入到灌南县田楼镇农村采访,深刻地感受到新农村建设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生活环境赛县城
  笔者在田楼镇田楼村看到4个标准化的垃圾池分布村道路四边,68岁的老党员贺春高早起散步时,顺手将家里昨天的垃圾扔进村边垃圾池。他说:“这个习惯我已保持一年多了,现在我们这里的生活环境一点也不比城里差!”生活垃圾专人管理,集中收集清运,这种城市的垃圾处理方式,在灌南县农村已全面推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塑料袋、包装盒、水泥块、瓜果皮越来越多,一到夏天蚊蝇滋生,臭气熏天,给农民的生活环境造成很大影响。针对这一问题,灌南县新农办创新走农护一体化的路子,在全县238个村(居)都建起了生活垃圾池,每个镇都建立了农护保洁清运管理队伍,装备垃圾清运设备,还规定农护人员天天上路保洁,负责清运人员每两天清运垃圾一次。 

超市开到家门口
  在田楼镇三兴社区,紧靠路边的店容整洁、颇具现代气息的名为东润超市吸引了笔者的目光。180多平方米的店铺里上千种日用品在自选货架上整齐陈列,农民像在城里超市购物一样随心挑选商品,最后一并在柜台结账。“人气旺了,群众可选择的东西多了,购物环境也比以前好了,买东西既方便又舒心!”三兴社区居民成彦松兴奋地告诉笔者。
  灌南县在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以市场为导向,以农家店为切入点,结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采取多种方式积极改造农村店铺经营,依托市场供销网络,建立“统一形象、统一管理、统一配送”的标准化农家放心店,建立了新型城乡流通体系。目前,该县已建成近300多个新型农家超市,惠及40万余名农民朋友。
   农民当上小老板
   田楼镇长茂村村民成恒宝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就从一个地道的农民变身为一家饭店的老板,年收入在20多万元。他的变化,得益于该县开展的“免费培训”工程。“听说上面有免费培训,我就报名参加了烹饪班。没想到,我开的这个‘大头排挡’生意比周围大饭店还好呢。” 成恒宝高兴地说。
   灌南县根据市场用工需求,免费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电气焊、计算机、电子、烹饪、电工等职业技能培训,确保参训农民都能掌握12门实用技术。参训学员可以通过劳动部门介绍到用工企业,也可以自主就业。截至目前,该县已举办培训班20多次,5000多名农民通过培训实现了就业或自主创业,当上了小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