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文化教育
索引号: 014309260/2016-00087 信息分类: 文化教育,
发布机构: 灌南县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16-01-14
文号: 关 键 字:
内容概述: “十二五”期间,全县教育工作以优质均衡发展为主线,以增强内涵、提升质量为核心,紧紧围绕“创新教育、精致学校、高效课堂、幸福师生”工作主题,扎实推进省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示范区(实验区)“三区同创”工作,创新克难,奋力争先,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先…

我县教育均衡化发展成绩显著

浏览次数:  字体:[ ]

  “十二五”期间,全县教育工作以优质均衡发展为主线,以增强内涵、提升质量为核心,紧紧围绕“创新教育、精致学校、高效课堂、幸福师生”工作主题,扎实推进省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示范区(实验区)“三区同创”工作,创新克难,奋力争先,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先后成为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顺利通过省政府教育督导考核,并在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督查中受到国务院教育督导组的高度评价。

    教育优先发展地位得到落实

    近年来,我县大幅增加教育投入,努力实现城乡教育经费同步增长。“十二五”期间,全县教育经费累计投入43.16亿元,其中财政性经费投入36.37亿元,实施“教育现代化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县创建”、“校安工程建设”、“村小村园升级改造工程”、“巩固提升校园安全工程”等工程,加快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和学校标准化建设。“十二五”期间,我县被市政府表彰为县域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单位。

    城乡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坚持“布点科学、整合资源,统筹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对全县学校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推进标准化建设,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全县新建了小红花幼儿园、长江路小学、开发区小学(华侨高中部),迁建实验中学、堆沟港镇中心小学,实施小窑中小学、张湾中小学、大圈中小学、五队中小学联动工程,升级改造52所村级幼儿园。五年来共改造校舍438栋,改造面积37.5万平方米。

    进一步优化配置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全县学校全部达到省Ⅱ类标准,全县中小学拥有图书125.6万册、计算机15606台、实验等专用室411间,各类器材均按标准配置;全县中小学全部实现光纤接入,并建有校园网和网络教室。

    各类教育发展水平持续攀升

    “十二五”期间,我县创建省市优质园40所、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达标校37所、四星级高中1所、三星级高中3所,省市课程基地13个,省市绿色学校44所,职业教育省级品牌、特色专业3个,省级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3个,省级标准化社区教育中心4个、省级高水平农科教结合富民示范基地1个、省合格居民学校116所。灌南中专创成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7.2万人次。

    素质教育实施水平显著提升

    “十二五”期间,全县创新德育工作方法,不断丰富德育内涵,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体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每月一事”、“五自教育”、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报告会以及八礼四仪等系列德育活动。2014年,全县教学模式先后荣获省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市教学成果特等奖。2015年,小学语文、数学学科优秀率,分别高于省学业质量抽测平均水平23、25个百分点,均位居全市首位。

    全面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和“体艺2+1项目”活动课程,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90.8%,优秀率达10.2%。近年来,全县市级以上各类创建成果及表彰奖励70余项,其中国家级乡村少年宫1个,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5所,省级书香校园1个。实验小学夺得省校园之间智力竞技赛一等奖;第二实验小学荣获省校园心理剧大赛特等奖;实验中学荣获市汉字听写大赛一等奖。

    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明显增强

    “十二五”期间,全县培养省教育家1名、省教育家培养对象1名、特级教师3名、市名师6人、市学科带头人44名、市骨干教师92人。小学、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达71.6%、87.5%;普通高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达100%,其中研究生学历达12.5%;职高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达93.6%,其中研究生学历达11.4%,“双师型”教师达71.3%。  

    “十二五”期间,全县共引进教育人才587人。2015年,新招聘教师97人,其中幼儿园教师20人,音体美学科教师29人,民办学校中原公办教师回公办农村学校工作29人,面向社会认定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51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流动341人,流动比例达15.2%;获省市基本功或优课比赛一等奖27人;新增港城名师、市优秀园丁及市“333工程”名校长、名教师、模范班主任、学术领军人才共6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