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生态环境
索引号: 014309260/2016-00089 信息分类: 生态环境,
发布机构: 灌南县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16-01-19
文号: 关 键 字:
内容概述: 车辆行驶在人民路上,一栋栋高楼路旁林立,高标准的路灯站立在道路两旁,将高楼与道路化为一景,大型超市、商场、车站、高档小区、休闲广场、活动中心……各种配套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十二五”期间,我县城建工作按照“优质精品城市、水绿生态新都、现代宜居家园”的城…

让群众生活在开门见绿推窗见景的优质环境中

浏览次数:  字体:[ ]

 车辆行驶在人民路上,一栋栋高楼路旁林立,高标准的路灯站立在道路两旁,将高楼与道路化为一景,大型超市、商场、车站、高档小区、休闲广场、活动中心……各种配套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十二五”期间,我县城建工作按照“优质精品城市、水绿生态新都、现代宜居家园”的城市特色定位,保持了大投入、强推进、快见效的强势状态,城乡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却最具说服力。“十二五”期间,我县城市化水平年均递增2个百分点,高于“十一五”期间的增长幅度,2014年达到43.5%,2015年突破46.2%。 五年来,城市建设投入累计达300多亿元,城市框架由18平方公里扩大到2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由不足13万人增加到22万人,新增城市道路54公里,人均道路面积15.38平方米,新增园林绿地面积291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0.2%,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00亿元,燃气普及率96%,用水普及率98%,路灯亮化率100%,顺利完成了我县城乡“十二五”计划的主要目标,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提升的新阶段。

    常言说得好,一座完美的城市,三分靠建设,七分靠规划。“十二五”期间,县住建部门立足资源整合、地域特色、产业发展,全面完成了覆盖全县、层次分明、科学规范的城乡规划体系。科学修编了《灌南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规划面积8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42平方公里,总人口35万人。规划形成“一心两核、五脉、五区”的空间结构,“一心两核”即城市公共中心和五龙口、硕项湖绿核,“五脉”即武障河、盐河、南六塘河、周口河及郑于河绿脉,“五区”即为城市综合东北区块、城市老城区、城市新城区、经济开发区及高新科技产业园区。同时,完成三口镇、田楼镇、李集乡、北陈集镇、百禄镇和张店镇及汤沟镇(孟兴庄镇)总体规划修编,以及完成11个乡镇镇村布局规划方案和197个集中居住点规划

    “十二五”期间,我县坚持以供水、供气和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为重点,城市承载力大幅提高。2011年以来,新(改)建来安大道、迎宾大道等城市主次干道16条,桥梁5座,新增城市道路54公里,城市人均道路面积达15.38平方米,所有建成道路均建设了标准化、规范化的配套管网、道路标志和交通信号设施,路灯亮灯率95%以上;投资300多万元,完成中心花园、物资小区等老小区自来水二次增压设施改造,新增雨污管网8.2公里,完成老城区供水管网改造35公里,城市供水普及率达99%,水质综合合格率达99%以上;积极推广清洁能源,铺设天然气管网62公里,新增燃气用户1.5万户,城市气化率达90%;建设4个公共停车场和1000余个临时停车泊位,以及完成对城区迎宾大道与人民路交叉口交通岛改造;建成市民文化中心、乒羽馆、3D影城等大批休闲娱乐设施,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供了场所;新区医院、中医院、长江路小学、小红花幼儿园建成投用,群众就医、幼儿入学更加便捷;引进乐天玛特、农工商等大型超市,新安商城、苏州商贸城、上海城、新文化儿童城等精品商业街区逐步形成,带动了大批农村人口就业。

    “十二五”期间,我县还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动力,全力推进园林绿化建设。四年多来,全县新增园林绿地面积291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0.2%,绿地率达36.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7平方米。建成占地面积380亩的二郎神文化遗迹公园,成为苏北鲁南地区规模最大的道教宫观;打造以硕项湖景区、人民公园、南六塘河桥头公园等为代表的多个开放性游园体系建设;按照“一路一景”的要求,全力推进新港大道、来安大道、鹏程路、硕项路、沂河路等绿色廊道建设;启动实施人民路沿线机关单位拆墙透绿工程,变庭院绿化为公共绿地;投入700万元,在来安大道南侧规划建设占地面积约600亩的硕项湖精品苗木园,以此作为城市园林绿化苗木生产基地;同时,积极开展园林式居住区创建活动,新建小区必须留足绿化用地,实现开发一区、建设一块、绿化一片,真正实现“开门见绿,推窗见景”的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