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索引号: 014309770/2016-00035 信息分类: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发布机构: 灌南县张店镇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16-03-29
文号: 张政发〔2016〕22号 关 键 字:
内容概述: 张政发〔2016〕22 号关于转发省安监局《关于开展陶瓷生产、耐火材料制造、铸造冶炼和船舶修造企业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各村(居),镇直各单位: 现将省安监局《关于开展陶瓷生产、耐火材料制造、铸造冶炼和船舶修造企业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的…

关于转发省安监局《关于开展陶瓷生产、耐火材料制造、铸造冶炼和船舶修造企业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浏览次数:  字体:[ ]
 

张政发〔201622

关于转发省安监局《关于开展陶瓷生产、耐火材料制造、铸造冶炼和船舶修造企业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各村(居),镇直各单位:

 现将省安监局《关于开展陶瓷生产、耐火材料制造、铸造冶炼和船舶修造企业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你们按照通知要求,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附件:《关于开展陶瓷生产、耐火材料制造、铸造冶炼和船舶修造企业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

张店镇人民政府

                                    2016328

附件:

关于开展陶瓷生产、耐火材料制造、铸造
冶炼和船舶修造企业职业病危害

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

 

各市安监局:

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陶瓷生产和耐火材料制造企业粉尘危害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610号,附件)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决定在全省陶瓷生产、耐火材料制造、铸造冶炼和船舶修造企业(以下简称四类企业)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各地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四类企业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据初步统计,我省现有陶瓷生产企业3200余家,耐火材料制造企业1500余家,铸造冶炼企业2400余家,船舶修造企业450余家。从近几年全省新发职业病人数统计看,四类企业新发职业病人数较为集中,有的企业甚至在一年内新发职业病达到10例以上。从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调研情况来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现象比较普遍,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现状令人堪忧,相当多的劳动者在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环境下工作。企业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不到位或者不能正常运行、定期检测和职业健康监护制度不落实的现象依然突出。

各地要充分认识四类企业职业卫生现状的严峻性,开展专项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扎实有效的治理措施,确保工作场所有毒有害因素达标,有效减少职业病的发生,遏制群体性职业病危害事件的发生。

二、突出重点,切实抓好四类企业职业病危害的治理

1.突出重点地区。四类企业较为集中、治理任务比较重的地区,要投入必要人力物力,指定专人负责,创新方式方法,可采取聘请专家指导、集中培训、组织技术服务机构集中检测等服务方式,提高治理工作实效。

2.突出重点企业。各地要认真梳理辖区四类企业情况,排查出四类企业中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严重、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多、有投诉举报、近年有新发职业病例的企业,盯紧抓牢,督促企业采取针对性工程治理和管理措施,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查职业卫生违法违规行为。

3.突出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陶瓷生产和耐火材料制造企业要以粉尘危害为重点治理因素,铸造冶炼和船舶修造企业要以粉尘、噪声、化学毒物等危害因素为重点治理因素,通过工艺技术改进升级、原辅材料替换、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并正常运行、配备符合标准要求的个体防护用品等措施,使劳动者接触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符合国家要求。

三、严格进度,扎实做好专项治理各阶段工作

专项治理工作总体分为四个阶段。

1.动员部署阶段(20163月—6月)。制定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序时进度、工作要求。各地可结合安全生产月、《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等活动,将专项治理工作部署及时传达到企业。各县(市、区)要结合摸底调查情况,摸清核准辖区四类企业底数,按照一企一表(附件2)要求,建立企业基本信息档案。各市要将辖区内四类企业基本情况汇总表(附件3)、治理工作方案于6月底前报省局职业健康处。

2.排查治理阶段(20167月—20173月底)。四类企业要对照《江苏省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基本要求及自查情况表》(苏安监〔2013182号)要求,开展排查治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近三年有新发职业病的企业要制定治理工作方案,对超标因素、发生职业病的岗位提出工程防护和管理措施整改意见并落实到位。排查治理要达到“四个100%”的目标:一是接触危害劳动者个人防护用品配备率100%;二是企业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接触危害劳动者培训率100%;三是危害定期检测率100%;四是接触危害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率100%

各地要选择职业病防护设施效果好、职业卫生管理规范的大中型企业作为样板,通过组织观摩学习、召开现场会等形式,以典型示范推进治理工作。每个市、县(市、区)应至少各树立1个典型。省局将适时组织召开专项治理工作现场会,推广先进经验。

3.执法检查阶段(20173月—9月底)。各地要加大对四类企业治理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严厉查处企业职业病防护设施不设置、不运行,不为接触危害劳动者(含劳务外包人员)配备个体防护用品或防护用品不符合要求,不落实定期检测、职业健康监护制度等违法违规行为。陶瓷生产和耐火材料制造企业的监督执法要按照总局通知要求抓好落实,铸造冶炼和船舶修造企业要突出重点进行抽查,并如实记录《职业病危害治理情况监督检查表》(附件4)。对治理后职业病危害因素仍超标严重且整改无望的企业,要依法停止相关作业或提请当地政府予以关闭。

4.全面总结阶段(201710月—12月底)。201712月底前,各市要将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工作总结、有关汇总表(附件45)连同执法文书复印件一并报送至省局职业健康处。

四、多措并举,确保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1.加强指导。鼓励企业聘请专家和技术服务机构参与本单位治理工作,帮助企业加强管理,改进技术工艺,完善防护设施,加强个体防护,提高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水平。各地要将对企业的督促指导贯穿于治理的整个过程,可通过组织集中培训、专家集中会诊等方式对小微企业进行指导,提高小微企业专项治理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2.统筹推进。各地可将专项治理工作与安全监管、打非治违、隐患排查治理、基础建设活动等工作有机结合,统一部署,共同推进。可将四类企业纳入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范围,督促企业对照活动要求开展治理,力争达到基础建设活动基本要求。

3.严格督查。各地要认真开展检查督查,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治理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通过专项执法、联合检查、分片督查、市(县、区)际互查等方式,严肃查处职业卫生违法违规行为,以强有力的执法确保治理工作取得实效。省局将以“四不两直”的方式,对各地专项治理情况进行抽查督查。

4.加强考核。省局将专项治理列为定期通报的重要内容,每个季度对各地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通报;将专项治理工作纳入安全生产年度目标考核,对不按照序时进度开展专项治理、工作推动不力、治理后仍有企业发生群体性职业病危害事件的地区,将在年度目标考核时酌情扣分。

附件:四类企业基本情况汇总表

江苏省安全监管局

201631

 


附件:                              四类企业基本情况汇总表

填报单位(盖章):

 填报日期:              

行业领域

企业数(家)

从业人员总数(人)

接触危害人数(人)

治理前岗位职业病危害超标企业数(家)

治理前个人防尘用品合格的企业数(家)

治理前负责人接受职业卫生培训企业数(家)

治理前开展劳动者职业卫生培训企业数(家)

治理前开展职业健康检查企业数()

治理前开展职业病危害定期检测企业数()

建筑陶瓷生产

卫生洁具生产

日用及其他陶瓷生产

陶瓷生产企业小计

耐火原料生产

耐火砖制造

耐火材料制造企业小计

铸造冶炼企业

船舶修造企业

合计

填表人: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