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社保信息
索引号: 014309789/2016-00055 信息分类: 社保信息,
发布机构: 灌南县北陈集镇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16-12-20
文号: 灌北政发〔2016〕43号 关 键 字:
内容概述: 灌北政发〔2016〕43号关于印发《北陈集镇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办法》通知各村民委员会、镇相关单位: 《北陈集镇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办法》经镇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北陈集镇人民政府 …

关于印发《北陈集镇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办法〉的通知

浏览次数:  字体:[ ]
 

灌北政发〔201643

关于印发《北陈集镇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

办法》通知

各村民委员会、镇相关单位:

    《北陈集镇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办法》经镇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北陈集镇人民政府

                                20161220

北陈集镇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办法

第一条  为全面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下的市、县长分级负责制,保障全镇粮食安全和供应,根据《省政府关于健全完善粮食安全责任制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564号)、《市政府关于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实施意见的通知》(连政发【2015176号)和《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灌南县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办法有通知》(灌政办发【201697号),结合本镇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镇政府对各村、镇各有关部门粮食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年度考核。镇各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结合日常工作对粮食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检查结果作为年度考核重要内容,纳入考核评分体系。

第三条  考核工作在镇政府领导下,由镇督查办、镇农技服务中心、财政所、国土所、水利站、农经站、统计站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组成考核工作组负责具体实施。考核工作组办公室设在农技服务中心,承担考核日常工作。每年11日至1231日为一个考核年度。

第四条  考核工作坚持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统筹兼顾、注重实绩的原则。

第五条  考核内容包括巩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发展现代粮食物流产业、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保障区域粮食市场稳定、储足管好地方粮食储备、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等方面,由各牵头单门具体落实

第六条  考核采取评分制,满分为100分。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考核得分90分以上为优秀,75分以上90分以下为良好,60分以上75分以下为合作,60分以下为不合格(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第七条  当年粮食安全责任制落实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实行一标否决,年度考核等级为不合格。

(一)耕地保有量或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低于县、镇政府下达任务数、高标准农田建设未完成镇或有关部门下达任务数的。

(二)粮食种植面积低于镇政府或有关部门下达任务数的。

(三)发生区域性、系统性粮食安全事件,造成重大影响和后果,被县级以上政府部门通报的。

第八条  考核中涉及有关数据以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为准,没有统计部门数据的,以有关主管部门统计的数据为准。

第九条  各牵头部门会同配合部门按照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指标,结合县考核内容和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于每年415日前提出年度考核指标和分值,经考核工作组审核汇总后及时印发。

第十条  考核采取以下步骤:

(一)自查评分。各村、镇有关单位按照本办法,对上一年度粮食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和自查评分,形成书面报告,于每年1月中旬前报送镇督查办、农技服务中心。

(二)部门评审。各牵头部门会同配合部门和单位,对照考核表相关内容,结合日常监督检查情况,对各村、各有关单位上一年度粮食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及自评报告有关内容进行考核评审,形成书面意见送考核工作组办公室。

(三)组织抽查。考核工作组根据各自评报告和各牵头部门的书面意见,确定抽查对象,组成联合抽查小组,对被抽查的对象进行实地考核,形成抽查考核报告。

(四)综合评价。考核工作组办公室对相关部门评审和抽查情况进行汇总,报考核工作组作出综合评价,确定考核等级,于每年3月上旬前报镇政府审定。

(五)审定反馈。考核结果经镇政府审定后,通报各村、各有关单位。

第十一条  镇政府将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纳入年度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考核结果作为对各村、各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

对考核结果为优秀的予以通报表扬,有关部门在财政转移支付、项目资金安排和粮食专项扶持政策上优先予以考虑。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应在考核结果通报后一个月内,向镇政府做出书面报告,提出整改措施与时限,同时抄送考核工作组各成员单位;逾期整改不到位的,由镇政府约谈相关负责人。

第十二条  考核工作要公平公正、实事求是。对在考核工作中弄虚作假、瞒报虚报情况的,予以通报批评,并依法依纪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镇督查办、农技中心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北陈集镇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表

北陈集镇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查自评

总结报告

县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工作办公室:

根据《县政府关于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实施意见的通知》(灌政发〔201626号)及《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灌南县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办法的通知》(灌政办发〔201697号)文件精神,镇对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自测自评,现将自测自评结果报告如下:

一、工作情况

我镇粮食安全责任制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全面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牢固树立民以食为天的民本观念,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粮食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保持了耕地面积总体稳定。

(一)巩固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

1、坚守耕地红线。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对耕地保护、基本农田保护的规定,明确镇长为第一责任人,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通过村规民约、法规宣传,有效地制止乱批、乱占、滥用、毁坏基本农田行为,保证了全镇耕地面积总体稳定,完成县政府下达的永久基本农田目标任务,通过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耕地质量等级显著提升,稻麦配方施肥推广面积占粮食播种面积90%,建立耕地质量提升综合示范区,示范区监测点工作规范,设施完好。

(二)高标准建设基本农田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镇水利部门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完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各项指标任务,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水利现代化规划要求。

(三)粮食生产水平显著提高

今年,镇政府始终把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作为中心工作,完成下达的粮食种植面积任务。在县农委的支持下,认真落实水稻机插秧、秸秆还田、免耕机条播、稻麦病虫害综合绿色防控以及测土配方施肥等重大推广计划,按淮北地区粮食主推品种目录,水稻主要推广连粳7号、连粳11号高产品种,小麦主要推广淮麦33、连麦7号高产品种。2016年千亩片主要落实在我镇陈集村、王口村和邵庄村、上淋村各一个。由港嘴谷物种植合作社和八方家庭农场经营。亩产达730公斤。

(四)适度发展粮食规模经营

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县有关粮食规模经营政策,支持从事粮食生产的种粮大户,发展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截止12月底,全镇已有粮食生产家庭农场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3家。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粮食生产,坚持落实惠农补贴政策,对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种植粮食作物的,在技术推广服务、物化补贴、高产创建、耕地保护补贴、病虫害防治、购机补贴、信贷资金等给予政策宣传、技术服务、以及财政扶持。

(五)调动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1、积极落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的粮食补贴政策是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流通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镇政府根据上级有关农业补贴政策,积极制定实施办法,确保各项粮食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今年国家实施粮食补贴、农资补贴以及良种补贴“三合一”以耕地保护补贴作为综合补贴,我镇认真布置落实,按每亩120元直接补贴给种粮农民,以一折通形式足额打卡发放,没有出现资金截留。其次,按照政策性农业保险,我镇对种粮农民种植的稻、麦、蔬菜全部实行保险,做到农业保险全覆盖。还对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单独保险,在信贷贴息、种植奖励、风险补偿给予支持关心。

2、贯彻落实粮食收购政策。一是做好粮食收购政策的宣传,通过广播、横幅标语、宣传单、宣传车等形式宣传粮食收购政策。二是镇政府安排专人协助粮食、物价等部门在夏、秋开展收购政策执行情况检查,禁止和杜绝了无证收购和打白条现象。三是在夏、秋季粮食收购高峰期间,协调维护有关等企业收购秩序,保证正常运转。

(六)粮食生产支持力度有力

镇政府积极配合粮食部门,组织辖区内企业参加省内对口地区粮食洽谈活动,为辖区企业在优质品种布局和规划给予服务。对粮食种植大户采取在土地流转、秸秆还田项目、病虫害防治以及其他农业投入品上给予激励,在种植技术上给予指导服务,对粮食加工企业在粮食烘干、仓储设施在给予补贴和支持。镇农技部门及时与农资经营户沟通,在县植保站的指导下,提供农资生产厂家信息,发布正规农资产品使用技术,同时积极配合县农业执法大队开展春、夏、秋三季农资打假活动,让农民用上放心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产品。

(七)发展粮食现代物流产业

镇政府积极闲置场地兴建粮食烘干中心,粮食烘干设施10台套,日烘干能力150余吨。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通过自查,我镇粮食安全责任制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取得较好成绩,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镇粮食安全与上级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粮食产业与收购储粮相互矛盾,烘干能力与生产需求差距大。种粮成本高,销售价格低,土地流转价格高,劳动力用工高,种粮经济效益低。二是外出务工人员多,种田人大多都是老年劳动力,青壮年劳动力少。三是种粮农民种植技术还需提高。

三、整改措施

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按上级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工作,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其措施:一是加快土地流转进程:;二是加强粮食烘干仓储能力;三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四是加大粮食生产、收购以及农业投入品检查力度;五是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做到旱涝保收;六是加大农技推广力度,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七是加大农业政策扶持力度,让种粮农民享受更多的惠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