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乡村振兴
索引号: 014309826/2016-00105 信息分类: 乡村振兴,
发布机构: 灌南县田楼镇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16-12-21
文号: 关 键 字:
内容概述: 第一书记帮咱卖大米

第一书记帮咱卖大米

浏览次数:  字体:[ ]

第一书记帮咱卖大米

12月20日上午,江苏省灌南县田楼镇农经服务中心的账户上收到了南京某国企打来的34380元大米款,镇农经中心负责人告诉笔者,以后他们每个月都会收到这样的汇款,然后再将这些钱将直接转入省定经济薄弱村-----东盘村的集体经济专用账户。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情呢?提起卖大米这件事,还得从江苏省委驻灌南县扶贫工作队员朱征宇今年2月份到田楼镇东盘村扶贫挂职担任村第一书记说起。

从省城机关到灌南农村基层扶贫一线,朱征宇从原先的工程技术专家迅速进入帮扶“角色”,刚到东盘村那天起,就请村干部带着他深入全村低收入户家中调研走访,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收入情况和致贫原因,并且一一记录在他的扶贫专用笔记本上。通过短短的一个月时间,朱征宇就根据东盘村低收入户家庭进行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措施,让帮扶对象对未来脱贫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由于东盘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内的社会公益事业基础相对落后,村民意见很大。如何增加村集体收入?让村里为村民谋福祉?田楼镇是灌南县的农业大镇,境内常年种植6万亩稻麦,充裕的阳光加上通榆河优质水源灌溉,田楼镇已经成为灌南县的优质稻麦生产基地。想到这,朱征宇眼前一亮,因为长期在南京工作的缘故,他接触不少南京国企单位,假如与这些单位促成为农产品供需关系,既能够将田楼镇的优质大米推向南京大市场,同时又能够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他把自己的想法和田楼镇的主要领导讲了以后,得到了镇里的大力支持。于是,镇党委、政府依托镇里的种粮大户组建了灌南县农委优质米生产基地,安排农技服务中心人员负责到市县办理有关食品生产许可证,朱征宇则几下南京到各大国企联系推介田楼大米。南京某国企有5000多名职工在单位食堂就餐,每个月就需要10多吨大米,当后勤负责人听了朱征宇的介绍以后特别感兴趣,还专程驱车带领后勤一班人到田楼镇进行考察,在现场品尝了田楼大米做的米饭以后,国企后勤负责人当场表态,从12月中旬起,他们企业将长期购买田楼大米,朱征宇听了以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为了让更多的企业吃到灌南田楼的绿色食品,在朱征宇的努力下,帮助田楼镇与结对帮扶的后方单位中科28研究所“联姻”,专门建立了产供销一条龙、繁储加一体化关系,将田楼大米销往南京等地市场,不断提升农产品增值空间。

“最近几天,我带着刚刚申办下来田楼优质粳米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和一级大米质量检验报告,又赶到南京和3家国企食堂签订了长期供米合同。”朱征宇信心满满地说。“等集体有钱了,我计划以村集体的名义购买优质稻种免费分发给村民,改良村民现在种植的水稻品种,不断提高田楼大米质量,让田楼大米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第一书记’朱征宇他心里处处想的都是帮扶村的事情,现在又为田楼的优质大米找到好‘婆家’,将会让我们村集体经济的‘家底’变得越来越厚实,他是我们村的‘福星’和‘财神’!”东盘村党支部书记王树忠高兴地对笔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