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应急管理
索引号: 014308954/2017-00005 信息分类: 应急管理,
发布机构: 灌南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文日期: 2017-01-23
文号: 灌卫应急〔2017〕3号 关 键 字:
内容概述: 现将《2017年春运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印发《2017年春运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的通知(原灌南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

浏览次数:  字体:[ ]
 

 


灌卫应急〔20173


印发《2017年春运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的通知

各医疗卫生单位:

现将《2017年春运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17年1月13

                 灌南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灌南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    2016年1月19印发

2017年春运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

 

一、 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指导、规范和做好2017年春运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工作,保障春运参与人员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灌南县2017年春运工作应急预案》等。

1.3分级分类

本预案所称春运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突发公共事件。

根据春运可能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将春运突发事件主要分为以下五类:

一类: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

二类: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公路、水路等重大交通运输事故及汽车客运站、码头渡口(以下简称客运站场)发生火灾等。

三类: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动物疫情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四类:公共安全事件。主要包括爆炸事件、恐怖袭击及规模较大的群众性春运突发事件。

五类:大规模旅客滞留事件。主要包括因恶劣天气、道路中断等各种事件造成道路客车等其他交通工具严重误班、脱班,客运站场出现大规模旅客滞留事件。

各类春运突发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一级(特别重大)、二级(重大)、三级(较大)和四级(一般)。

1.4适用范围

适用于在春运期间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大规模旅客滞留事件时的医疗卫生救援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处置。以上五类突发事件应急启动,可单项也可多项合并启动。

1.5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切实履行卫生部门的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春运期间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健康危害。

2)预防为主,居安思危。高度重视公共卫生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做到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突发事件卫生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县卫计委春运医疗卫生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实行各医疗卫生机构领导负责制,充分发挥医疗卫生机构的作用。

4)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形成统一指挥、责任明确、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运行机制。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1领导机构

县卫计委成立春运医疗卫生保障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组织、指挥、协调春运期间卫生保障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委应急科),由陆士海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联系电话:0518-83696909(办公室)、83696119(应急科)

.2 医疗卫生救援机构

2.2.1医疗机构

各乡镇医疗机构负责本辖区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援、医疗服务、保健服务等工作,并负责伤情、病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统计报告等工作。开展院前急救的医疗机构,同时负责院前急救和转运工作。突发事件影响超出本辖区乡镇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时,在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周边或二级医疗机构协助开展医疗救援等工作。

2.2.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负责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信息收集与报告、调查与处理工作,负责重点人群预防接种,开展健康教育、消杀灭及环境卫生学评价等工作。

2.2.3卫生监督所

负责对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制度、措施落实情况等,依法进行卫生监督检查。

三、应急准备

3.1各医疗卫生单位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并将负责处理春运突发事件卫生应急的联系人员名单及时报委应急科备案。

3.2各医疗机构要做好医疗保障和卫生应急准备工作。要抽调业务骨干组成医疗应急救治工作小组;做好常用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及急救物资的储备工作,保证突发事件卫生救援时必需的药品和物资的调度和供应;开设春运突发事件医疗救治绿色通道,负责春运期间伤、病人员的医疗救治工作。发生突发事件时,要在政府和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和组织下,有序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同时做好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工作,协助县疾控中心开展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相关标本的采集。开展院前急救的机构要加强值班力量,配齐车载设施与急救药械;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要在最快时间内派出救护车辆开展现场救治与转运工作。县第一人民医院至少安排两组院前急救专业人员值班,应对春运期间应急工作。

3.3县疾控中心要及时配合、指导运输部门做好车站、码头和运输工具的消毒工作,加强以H7N9流感、不明原因肺炎等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疫情的监测工作,及时掌握全县各类传染病的疫情动态,一旦发现疫情,要迅速启动预案,将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有必要时可在汽车站等人群密集场所设立监测哨点,加强疫情监测,开辟宣传栏、设置咨询点、发放宣传材料,加强对旅客的健康教育,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全力以赴做好流脑、流感及H7N9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3.4县卫生监督所要重点加强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控等监督检查工作力度,督促完善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和卫生设施,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3.5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切实做好2017年春节期间有关工作,加强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通讯工具畅通。

四、预警预防与信息报告

4.1信息监测预测

4.1.1各单位要充分开展春运突发事件隐患调查,监测并掌握可能导致突发事件的各种因素。

4.1.2各单位要遵循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对各类春运突发事件进行预测分析。预测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事件的基本情况和可能涉及的因素;事件的危害程度;事件可能达到的等级以及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等。

4.1.3通过预测分析,若发生春运突发事件的机率较高、影响较大,各单位要及早采取预防和应对措施,及时迅速报告委应急科。

4.2信息报告

按《关于做好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信息报告工作的通知》(灌卫应急〔201211号)相关要求执行。

五、应急处置

5.1分级负责

春运期间发生春运突发事件,由各有关单位按照各自的职责,根据以下规定分级负责处理。

1)发生四级(一般)春运突发事件,由县卫计委启动本部门预案并负责处理,卫生应急科做好指挥、协调工作,各有关医疗卫生单位按照各自职责、互相配合、及时科学有效开展处置。

2)发生三级(较大)、二级(重大)、一级(特别重大)春运突发事件,上级预案启动后,县卫计委预案随之启动,在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统一领导下开展有效处置。

5.2总结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将应急工作的全过程记录整理后,形成系统的书面材料,为今后妥善处置春运突发事件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