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生态环境
索引号: 014309711/2018-00058 信息分类: 生态环境,
发布机构: 灌南县汤沟镇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18-04-25
文号: 汤 发〔2018〕5号 关 键 字:
内容概述: 汤沟镇 “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 2018年度工作计划 为贯彻落实灌南县委、县政府《灌南县“263”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灌委〔2017〕4号)、《灌南县“263”专项行动11项实施方案》(灌政办发〔2017〕96号)和《灌南县“263”专项行动2018年度工作计划》(灌办发〔2018…

关于印发《汤沟镇“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2018年度工作计划》的通知

浏览次数:  字体:[ ]

汤沟镇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

2018年度工作计划

 

为贯彻落实灌南县委、县政府《灌南县“263”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灌委〔20174号)、《灌南县“263”专项行动11项实施方案》(灌政办发〔201796号)和《灌南县“263”专项行动2018年度工作计划》(灌办发〔201896号)文件精神,继续深入开展“263”专项行动,着力补齐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生态短板,解决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制定汤沟镇 “263” 专项行动2018年度工作计划。

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指示精神为引领,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严格治污,更大力度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完成主要污染物年度减排目标,环境风险得到逐步控制,环境矛盾得到不断化解,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1. 工作目标

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镇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各村达到50%以上。

黑臭水体治理完成汤沟镇境内所有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河道考核断面达到类水标准

畜禽养殖污染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镇规模化养殖场治理率达到100%,规模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化肥使用量(折纯)较2017年削减2%,农药使用量保持稳定。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全镇VOCs排放总量较2017年削减30%以上,通过与NOx的协同减排,全面控制O3污染。

环境隐患治理:环境风险隐患得到明显化解。

提升生态保护水平:初步形成北六塘河饮用水源地保护廊道,在我镇境内柴米河及柴南河两岸沿线初步形成生态廊道。

提升环境经济政策调控水平:建立健全环境经济政策,注重运用经济杠杆提高排污成本,推行绿色金融等激励机制,用价格机制和市场机制倒逼企业转型。

提升环境执法监管水平:严格落实环境保护法及其配套办法,完善环境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机制,实施联合惩戒,促进环境守法成为常态。

三、工作任务

(一)减少煤炭消费总量

1整治燃煤锅炉。2017年汤沟镇对所有燃煤锅炉改造到位。

2 加强散煤治理。2018年将散煤用户控制用煤达到标准。 

(二)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

1 2018年完善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规划,以及餐厨废弃物和建筑垃圾处理等专项规划。

2依据国家、省、市、县有关生活垃圾分类技术标准体系,积极开展镇村全域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

3镇区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各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覆盖率达到30%以上

(三)黑臭水体治理

1完成镇大小河道黑臭水体整治工作。

2推进镇区域内污水管网完善工作。

(四)畜禽养殖污染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1强化畜禽养殖场治理改造。全面完成非禁养区畜禽小规模养殖场养殖品种、规模、废弃物产生、综合利用和污染排放等情况调查和建档工作,明确需要治理改造的畜禽规模养殖场清单。明确规模养殖场治理标准,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场(户)治理改造,督促新建、改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

2规范畜禽养殖行为。引导规模养殖场尽快完善用地备案、环评、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等条件,加强小散养猪场户粪污治理;大力推进生态健康养殖。

3加强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进一步拓宽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渠道,鼓励开展畜禽粪便就近利用和种养循环生产。开展小散畜禽养殖场(户)粪污收集和处置利用体系建设,实行分户收集、统一处理利用。因地制宜开展以畜禽粪便为原料的生物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生产。

4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加快推进种养结合,支持畜禽养殖场与规模种植基地对接,大力推广有机肥使用。积极转变施肥方式,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应用范围,示范推广机械化施肥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

5推进农药零增长。加强重大病虫疫情监测预警,强化重大病虫害防控服务指导。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高效植保机械及先进施药技术,推进生物农药推广应用试点。大力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强化农企合作示范基地和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建设,创建一批绿色防控示范区。

6推广水产生态养殖模式。大力推广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养殖尾水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稻渔综合种养养殖模式,推广稻渔综合种养1千亩。

(五)环境隐患治理

1开展重点风险企业环境安全达标建设。

2、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顿。

3安全事故应急演练。2018年各镇区开展12次示范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

4、确保饮用水源地安全。继续做好北六塘河饮用水源地(汤沟段)环境保护工作。

5、加强应急体系建设。

6、加强土壤污染防治。落实国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土十条宣传力度,促进公众参与监督,逐步建立政府引导、部门联动、公众参与、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

(六)提升生态保护水平

1、强化生态红线管控,不断增加生态供给

按照陆域生态红线区域占国土面积超过23%的目标要求,认真做好生态红线管控工作

2、有机整合生态资源,建设生态廊道体系

进一步加强北六塘河饮用水源地(汤沟段)生态保护与建设,推动两岸沿线河道管护范围内绿化、美化、洁化全覆盖。在我镇境内柴米河及柴南河两岸沿线初步形成生态廊道。

3持续开展城乡综合整治,构建绿色宜居城乡环境

实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实施改水、改圈、改厕工程,实施农村水网、路网、通信网全面提档升级。深入开展省级卫生乡镇创建,有效提升乡镇环境品质。禁止砍伐天然林,加大绿化造林力度,完成绿化造林面积600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9.8%

四、保障措施

1强化推进落实。各牵头部门按照行动实施方案,组织参与部门抓紧制定实施计划,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时间要求,指导各村有序开展工作。各村要按照目标任务要求,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同时要抓住制约本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瓶颈,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及时总结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形成有效模式,加大推广力度。各部门各村要将贯彻落实情况及时向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镇党委、镇政府就贯彻落实情况定期组织专项监督检查。

2实施综合考评。将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纳入年度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目标任务书。把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作为各村的责任红线,年底依据目标任务书进行综合考评,考评情况报送镇党委、镇政府,通报镇纪委,并向社会公布。严格执行《江苏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有责必问,问责必严。

3建立曝光平台。加强明察暗访力度,曝光全镇突出环境问题,报道对突出问题整改情况,及时宣传报道专项行动工作动态,彰显党委、政府解决环境问题决心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