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医疗卫生单位:
现将《灌南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考核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灌南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8年5月8日
灌南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 2018年5月8日印发
灌南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考核工作方案
为扎实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做好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考核评价,客观全面反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绩效,制定本方案。
一、考核目的
通过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绩效考核,督促和指导家庭医生落实签约服务工作任务,引导家庭医生为签约居民提供可及、综合、连续、有效的医疗卫生与健康管理服务,提升签约服务质量。
二、考核内容
(一)组织管理。包括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织领导、绩效方案、家庭医生团队建设、激励机制、项目宣传等。
(二)服务质量。包括签约数量完成情况、基层首诊式签约、个性化签约、签约居民知晓率、签约服务团队有效履约等。
(三)服务效果。包括签约居民健康状况改善率、签约居民满意率、医药费用控制、签约居民卫生院就诊比例、卫生院门急诊量增长率等。
(四)资金管理。包括签约服务收费管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使用及资金分配使用情况等。
三、考核方式
(一)组织实施
县卫计委基层卫生科牵头组织对全县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单位进行综合考核。
各单位要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纳入本单位绩效考核,考核家庭医生团队的签约服务数量、服务质量与服务效果及签约居民满意度。
(二)考核频次
县级考核覆盖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并按照指标体系进行全面考核,每半年至少开展1次,并及时通报。
各单位应对所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进行考核,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采取日常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建立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考核档案,并做好动态维护管理工作。
四、考核结果应用
县卫计委将考核结果作为拨付各单位医保基金及公共卫生经费补助和单位主要领导奖惩的重要依据。各单位要将考核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与签约服务团队和个人绩效分配挂钩,对群众意见突出的家庭医生团队,建立相应惩处机制。
附件:灌南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考核指标评分标准(试行)
附件
灌南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考核指标评分标准(试行)
项目
考核内容
考评方法
分值
扣分原因
得分
组织管理(20分)
1.制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方案,成立领导组织,分工明确。
查看有关资料
2
2.组建签约团队,团队人员基本信息公开公示。
查看有关材料
2
3.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师参与家庭医生团队,共同开展或指导开展签约服务。
查看团队有关资料
2
4.明确家庭医生团队的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制度规范及成员职责分工。
查看工作任务、流程及制度等相关材料
2
5.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激励政策,在人员聘用、职称晋升、在职培训、评奖推优、绩效工资分配上等方面重点向全科医生倾斜等方式并落实到位。
在实际工作中落实4项即为建立了激励政策
2
6.积极对接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给予家庭医生团队一定比例的医院专家号、预约挂号、预留床位、为转诊患者建立绿色转诊通道、实施长处方和差异化报销政策。
在实际工作中落实4项即为建立了吸引政策
2
7.制定绩效考核分配方案。
查看资料
2
8.每季度对签约团队开展1次考核。
查看相关考核材料
2
9.考核结果的应用情况包括:考核结果公示、根据考核结果发放经费、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和整改。
查看绩效考核与绩效奖金挂钩凭证及相关材料。
2
项目
考核内容
考评方法
分值
扣分原因
得分
组织管理(20分)
通过多种媒体平台和家庭医生宣传日等“四进”活动宣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组织团队培训学习。
查看图片影像资料、计划和总结等。
2
服务质量(50分)
实行基层首诊式签约的人数占该区域总人数的比重。
家庭医生首诊式签约覆盖率=实行家庭医生基层首诊式签约的居民数/当地城乡居民总人数*100%。(基层首诊式签约覆盖率低于5%不得分)
5
老年人、孕产妇、儿童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贫困人口、残疾人、计生特殊家庭成员等签约重点人群数量占该区域重点人群总人数的比重。
重点人群签约率=签约重点人群数/重点人群总人数*100%。(重点人群签约率每下降5%扣2分)
10
根据居民需求,借助项目库实现点单式灵活签约。
查看信息系统或协议书。
5
协议书填写完整,数据真实可信,无缺项漏项;有签约居民、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签名(代签无效)。
抽取签约居民协议10份(或是签约总数的5%),判断完整份数。完整率100%得满分,不足按比例得分。
5
签约居民对是否签约、对签约医生和服务内容的知晓情况。
抽取签约居民10名(或是签约人数5%),电话调查或问卷调查,≥50%得满分,不足按比例得分。
5
每年为签约居民开展一次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并进行健康指导及健康干预:对签约居民进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对已确诊的慢性病患者纳入慢性病管理;告知或预约下次健康管理服务时间。
随机抽取10份已开展年检的签约居民档案;判断合格份数。合格率≥80%得满分,不足按比例得分。
5
家庭医生应有一定数量的签约居民预约就诊,以重点人群为主要预约对象;通过电话、网络、医生/护士约定等方式引导居民预约门诊。
签约居民预约门诊率=签约居民预约门诊人次数/签约居民就诊人次数*100%;30%及以上得满分,不足按比例得分。
5
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意识,创建和谐医患关系。
现场访谈3名就诊患者和电话调查2名签约居民,按比例得分。
3
项目
考核内容
考评方法
分值
扣分原因
得分
服务质量(50分)
切实做好合理诊断、合理检查、合理治疗。
随机抽查病例文书3份、门诊处方10份,按合格率得分。
3
制定转诊服务规范,明确转诊服务路径,为患者提供综合(专科)医院转诊服务,并实行转诊率控制。
是否建立转诊服务制度,签约团队成员是否知晓转诊服务信息。如机构有相应规范,团队成员知晓服务信息,则视为已建立转诊服务平台。转诊率是否达标。
4
服务效果(20分)
签约居民对签约服务基本满意和满意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比例。
每个机构/团队抽取签约居民10名,电话调查或问卷调查。80%及以上得满分,不足按比例得分。
5
建立有效实时动态更新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向群众开放。
现场抽查10份档案,档案真实、动态更新;向居民开放,每开放一个得1分,直至满分。
10
签约医疗机构年度门急诊人次与上一年度门急诊人次的比例。
门急诊量增长率=本年度门急诊人次/上年度门急诊人次*100%;大于本乡镇平均增长率得满分,否则不得分。
5
经费管理(10分)
严格执行收费价格标准。
抽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健康管理综合服务包、个性化服务包各5个,核对收费情况。
3
规范开展签约服务中基本公卫服务内容和补助资金的使用。
查看协议及分配方案,基本公卫补助资金考核发放。
3
签约服务内容属于医保目录范围内的项目,医保按规定支付。
抽取签约居民就诊报销材料进行核实。
2
资金支出情况。签约资金支出率=机构签约服务实际支出金额/机构签约服务资金到位总额×100%。
建立专项支出明细账,核对真实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