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公共卫生
索引号: 014308954/2018-00085 信息分类: 公共卫生,
发布机构: 灌南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文日期: 2018-08-24
文号: 灌 卫〔2018〕151号 关 键 字:
内容概述: 为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剖宫产率应控制在15%以下的目标,倡导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现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关于印发《2018年灌南县切实降低剖宫产率实施方案》的通知(原灌南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

浏览次数:  字体:[ ]


各医疗保健单位:  

现将《2018年灌南县切实降低剖宫产率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希认真贯彻落实到位。

灌南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8年8月2日

灌南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     2018年8月2日印发

2018年灌南县切实降低剖宫产率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剖宫产率应控制在15%以下的目标,倡导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现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18年全县剖宫产率较2017年的46.01%下降10%。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更新分娩理念

各相关单位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本区域医院医务人员自然分娩的操作技能。通过孕期保健时医师宣传、孕妇学校开设专题课程、围产期门诊宣传、入院后住院医师护士助产士宣传、制作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宣传自然分娩的相关知识,消除孕妇及其家属的分娩恐惧、增强分娩信心,主动参与分娩过程。

(二)       强化技能培训,提高产科质量

通过送出去培训、请进来培训、加强内部培训等多种方式,更新医务人员的新知识、新观念,提高医护人员技术水平。产科医师、助产士、护士、儿科医生要积极参加产儿科学术会议,各相关单位要积极选送产科医师、护士、助产士培训;邀请三甲医院产儿科专家定期来医院产房、手术演示等临床技术指导,邀请专家参加儿科危重症评审、疑难病例的讨论、医疗纠纷病历讨论;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制定三基培训计划,加强督查及考核,确保人人掌握三基知识;加强新进人员管理,新进人员医师必须轮转产妇、儿科医师轮转产房病区及产房半年以上,助产士掌握助产技术并取得助产技术合格证后方能独立值班;儿科医师、助产士、麻醉师必须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并为独立值班的必备条件。

(三)提供人文关怀,增强分娩信心

医护人员要加强与产妇及其家属的沟通,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关注产妇饮食起居,帮助产妇合理膳食、睡眠;分娩过程中要有专职助产士陪同,分娩时有产科医生检查处置,待产时允许家属陪护以减轻产妇焦虑之心,使产妇得到家属的鼓励,增强分娩信心;开展硬膜外麻醉、拉马泽减痛分娩等分娩减痛技术,让孕妇轻松完成分娩,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

(四)规范系统管理,及时提供干预

凡是来院就诊孕妇,力争做到早孕建卡率达95%,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指导孕妇合理膳食、合理运动、严格控制孕妇体及胎儿体重,减少巨大儿的发生率;加强高危筛查及管理工作,针对高危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五)严格落实制度,确保母婴安全

严格手术审批制度,按照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凡是剖宫产必须由高年资主治及以上职称医师审批及主持,特殊病人、危重高危孕妇、有医疗隐患或手术风险较大的剖宫产、社会因素剖宫产必须达成术前讨论,有科主任或医务科审批并主持,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针,确保母婴安全。严格执行儿科医生进产房制度,所有分娩必须有具备新生儿窒息复苏技能的儿科医师到分娩现场做好新生儿窒息复苏准备,为自然分娩提供技术保障。

(六)       定期质控,据实奖惩

医务科、护理部要不定期抽取剖宫产病历进行质控,重点抽查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病历、对剖宫产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干预。加大考核力度,据实奖惩。根据灌南县卫计委目标任务要求将降低剖宫产率纳入科室目标管理和考核内容。

三、组织保障

(一)成立组织,落实责任

各单位要成立降低剖宫产率领导小组,医务科科长、护理部主任负责对孕期保健、产时质量的督查,加强剖宫产病历的质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产科病区主任具体负责产科病区、产房质量,做好降低剖宫产率的宣传,认真筛查高危孕妇、严格控制非医学指针剖宫产,指导助产护士提高助产质量、及早识别及处理产时高危孕妇并及时处理;围产期保健门诊负责人负责孕妇孕期营养指导,制定个性化孕妇营养方案,严格控制母胎体重,努力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产房负责人具体负责临产孕产妇管理,加强临产孕妇的心理疏导、医患沟通及人文关怀,增强产妇分娩信心,加强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分娩的利弊宣传,降低非医学指针剖宫产;新生儿科主任具体负责新生儿早期异常症状的识别和新生儿复苏操作技术的培训,确保产儿科所有工作人员均能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操作技能,及早识别异常新生儿,为提高产科质量保驾护航。

(二)健全制度,规范服务

建立降低非医学指针剖宫产制度(见附件),各单位严格执行制度,规范要求。

附件:降低非医学指征剖宫产制度

附件

降低非医学指征剖宫产制度

一、医务人员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提倡和促进自然分娩。孕妇学校、产前保健门诊、围产期保健门诊加强对孕妇自然分娩知识的宣传,提高孕妇及其家属对自然分娩的认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分娩观,积极促进自然分娩。

二、产前保健门诊要指导合理的营养膳食,加强孕产妇体重管理,减少巨大儿发生率。

三、加强助产服务模式,实行导乐助产模式,让产妇及家人预先充分了解产程的进展,减少孕妇焦虑和紧张,降低因精神因素导致难产的发生。

四、待产过程中给予人文关怀,对产妇要有爱心、耐心和细心,尽量减少产程中不必要的医疗干预,减少并发症,提高助产质量。

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严格控制非医学指征及择期的剖宫产手术,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逐年下降。在待产过程中,对于没有剖宫产指征孕妇及其家属要求实施剖宫产手术的,产科医生及主会场那人员要耐心细致的进行解释,对符合剖宫产手术医学指征的,也要对产妇及其家属充分讲清剖宫产手术的利弊,在知情的情况下严格履行手术签字手续。

六、实行剖宫产手术审批制度,所有剖宫产术必须经主治或以上医师或科主任批准,方可进行。

七、严格执行高危孕产妇分级管理制度,及时做好高危孕产妇的会诊、转诊工作。

八、医务科、护理部加大监管和专项督查,对存在问题及时指出并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