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生态环境
索引号: 014309674/2018-00170 信息分类: 生态环境,
发布机构: 灌南县李集镇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18-03-20
文号: 李政发〔2018〕35号 关 键 字:
内容概述: 李集乡2018年度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李集乡2018年度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浏览次数:  字体:[ ]


各村(社区)委会、乡直各单位:

为加快推进全乡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提升农村面貌,根据省市县有关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特定制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按照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县委十一届四次全会部署,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继续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二、建设目标

2018年,全乡围绕“整洁村全域覆盖,重点村典型示范,精品村打造品牌,景观带彰显效应”四大任务,实施村(乡)容村(乡)貌美化、道路改造、河流整治、绿化提升、文化挖掘、保洁体系完善提升等六大工程。主要任务是全乡整洁村全域覆盖,点上创建1个精品村,5个重点村,主线上完成“村际干线”和“交通干线沿线”S235、S236省道景观带年度建设任务、宁连高速两侧环境整治工作。

三、建设内容

1、整洁村建设(兴杨村、大杨村、老圩村、八间房村、六塘村、李集社区、久安村、佑东村、渔涝村、徐庄村、和兴村)。村庄以环境提升为主要任务,通过组织开展农村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完善城乡一体的“组保洁、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实施垃圾收运、道路养护、绿化管护、河道保洁、公共设施维护、村民素质提升“六位一体”常态化管理,彻底解决乡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具体要求如下:

(1)村庄风貌:村庄建筑风貌整体协调,房屋及院墙外立面整洁。

(2)村庄绿化:利用当地适生果蔬、林木有效绿化家前屋后,对古树进行保护。

(3)卫生环境:无露天粪坑,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物处理后排放,无焚烧垃圾秸秆。

(4)村容环境:家前屋后、道路、水边、公共场所等无乱堆乱放。

(5)村庄河塘:村庄内污水塘、臭水沟得到治理。

(6)垃圾处理:村内无积存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有垃圾池桶,并及时清运。

(7)饮水水质:村内通自来水,水质满足卫生要求。

(8)村内道路:道路通畅,满足居民出行。

(9)长效管理:有村规民约,实行长效管护。

2、重点村建设(东条河村、万圩村、中心村、合兴村、张庄村)。在整洁村基础上创建重点村,主要提升公共服务配套。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改厕”全域覆盖,重点围绕“清理整治河塘,道路提档升级,村庄绿化亮化,整治村庄三乱,服务设施配套”开展工作,打造配套完善的特色村庄、康居村庄,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具体要求如下:  

(1)村庄标识:村庄入口建有醒目的村标。

(2)村庄道路:道路通畅无破损,有路肩,路边0.5m范围内无杂草杂物。村内道路硬化率达95%以上,路边无堆积物,车辆停放有序,确保道路畅通。

(3)村庄河塘:河塘水质清洁,水系畅通,对破损的村内河岸重新整修改造。

(4)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80%以上,村域内三格无害化水冲式公厕全覆盖。

(5)村庄绿化:村内主要道路(河道)两旁、村庄周围、公共场所及农户房前屋后实现多品种的绿化,有乡土特色。

(6)村庄亮化:集中居住区、公共场所架设路灯。

(7)村容村貌:村内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及时拆除村内违章建筑,特别对影响村容村貌、妨碍道路畅通的违章建筑进行全面清除。

(8)服务配套:村有300平方米以上村服务中心、1500平方米上休闲广场、社戏大舞台;合理设置小学、幼儿园、居家养老中心、公厕等。

3、精品村建设(新民村)。在重点村建设的基础上创建精品村,注重村庄文化内涵和整体风貌提升,加强对村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建筑风貌等方面的特色挖掘和展示,结合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因地制宜建设人文特色型、自然生态型、现代社区型、整治改善型的“精品村”,打造灌南品牌。具体要求如下:

(1)景观规划设计:按照“一村一品” “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建设主题,编制景观设计方案并通过评审。

(2)美丽庭院建设:庭院整体及周边布局合理、美观舒适,整修居民围墙,庭院外观整洁有序,院内外环境卫生清洁,植树栽花绿化;村内主要道路两侧选择性安排体现地域特色的墙头文化,充分体现地方特色。

(3)景观带建设:村庄内建设一条道路循环通畅、绿化布局合理、节点错落有致、墙面风格独特,具备观赏、实用,能充分展现村庄风貌、特色的景观带。

(4)主题场园建设:建设一个集文化、休闲、健身、观赏于一体,绿化小品、亭子、文化长廊、健身器材、灯光设置等齐全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广场或主题公园。

(5)村史馆建设。建设一个能够充分展示村庄发展历史、现实风貌和前景规划的村史馆。

4、“村际干线”建设(合兴村、万圩村、中心村、新民村、东条河村、张庄村)。结合重点村、精品村建设、至少打造一条联结、贯穿重点村、精品村的村间循环道路,每条循环路内重点村不少于3个,达到循环路畅通无破损,改善循环路沿线环境,沿线可视范围内环境整洁、有序、美观。具体要求如下:

(1)导引标识:村内重要节点导引标识清晰,指向准确。

(2)主干道路:道路通畅无破损,有路肩,路边0.5m范围内无杂草杂物。

(3)村庄河塘:道路沿线河塘水质清洁,水系畅通。

(4)沿线绿化:乡村循环道路沿线种植乡土果蔬、绿化等。

(5)农田形态:道路沿线农田边界规整,种植品种不影响道路设施。

(6)沿线村貌:乡村循环道路两侧无破败房屋、圈舍等。

5、“交通干线沿线”建设(同兴、小垛、渔涝、合兴、朱圩村、和兴村、大杨村、二圩村、张庄村、东条河村、佑东村)。主要沿宁连高速、S235、S236省道等国省县主干道沿线。在公路两侧100米范围内,整体推进村庄、沟塘、农田整治,重点围绕“道路路肩修补,道路沿线绿化,整治干道脏乱差,干线沿线沟塘整治疏浚”等开展工作,将重点村有机联结,串点成线,打造景观带。具体要求如下:

(1)特色主题:道路沿线进行综合打造,形成特色主题定位,能够反映灌南经济社会发展特质,并通过一定方式向县内外展示灌南新形象。

(2)主干道路:道路通畅无破损,有标准路肩,路边1.2m范围内无杂草杂物;道路绿化,四季常绿,错落有致,疏密适宜,有乡土特色;道路标识牌完整美观。

(3)村庄河道:道路沿线河道水清,畅通无障碍,河口、边坡、岸面形态规整;河塘桥配套完善。

(4)生态通道:主干通道两侧适宜地段建设百米绿化带,大体量种植、多树种配置、乔灌花结合,打造景观路、生态路。

(5)农田形态:道路沿线农田范围内沟、渠、路、树整齐规整,发展高效农业。

(6)沿线风貌:道路沿线环境整洁美观,迎路面无圈、无厕、无垃圾、无草堆。

去年已创建文成的村(社区)要参照相应创建要求(精品村:二圩村;重点村:小垛村、朱圩村、同兴村)高标准保持常态化管理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为全面提升农村面貌,圆满完成2018年美丽乡村建设各项工作任务,乡有关部门及村要通力合作、扎实工作。

1、成立组织,明确责任。乡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各村要相应成立此项工作领导小组,村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工作的布置落实。各包村干部要启动一线工作法,与村干部同吃同住,一起想办法、拿方案,指导、推进工作。三套班领导是各自分片村环境整治工作的指挥长,对分工村承担的任务要清楚,线路要熟悉,指导安排督查要到位,迎接上级检查,查到哪个村由该村分工的三套班领导负责接待和介绍。各村要对照工作任务,明确工作标准,明确责任人,排出时间进度,实行挂图作战,切实做到任务清、责任明、时限严、推进快、效果好。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一是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村喇叭广播等形式全面立体式宣传美丽乡村建设,做到全民皆知、全民参与。要求各村悬挂横幅不少于20条、张贴宣传海报不少于50张,做到每个村民小组全覆盖。二是通过组织村组干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或村有威望的能人贤士到先进村参观,引导村民转变观念,通过先进带动后进,积极参与到整治中来,变要我整为我要整。

3、按时推进,把握节点。整洁村、重点村、精品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村际干线”建设、“交通干线沿线”建设等工作贯穿全年,要求10月底前全部完成,11月份进行验收。

4、软件资料。一是要有整治前后照片。要求各村选一个点,从同一地点、同一角度、同一高度拍不少于6张的照片,包括整治前、整治中、整治后。二是及时上报乡要求报送的各项软件资料。明确各村包村干部作为材料上报联络员,材料统一报送到综治办办公室。

5、经费保障。本着节约合理的原则,由各村对照工作标准和要求自行上报工作量及预算,由三套班领导实地核实后签字上报。整治工作结束后,根据工作成效解决工作经费。

五、考核奖惩

   1、实行督查制度

乡成立工作督查组,将不定期对各村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并将督查情况,每周以简报形式予以通报。同时,乡将通过组织召开现场会、专题会等形式对各村美丽乡村建设进度进行逐村过堂,对先进村予以表扬,对未能按序时进度推进工作的村进行全乡通报批评。

2、总结评比

工作设立一二三等奖,三套班和分工干部和所在村捆绑考核。对工作落后,未能通过县级验收的村,工作经费不予解决,且不享受任何奖励,并对相关责任人给予一定的组织处理。

李集乡人民政府

          2018年3月17日

李集乡党政办公室                 2018年3月17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