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度财务收支情况审计结果
(2018年7月17日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十九条规定,自2018年3月5日至2018年3月25日,灌南县审计局派出审计组对灌南县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县一院”)2017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对重要事项进行了必要的延伸和追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等法律的规定,现将审计结果公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县一院是灌南县人民政府创办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前身为灌南新区人民医院, 2015年5月18日更名为灌南县第一人民医院,并由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全面托管,属于正科级公益性事业单位,财政预算补助形式为差额补助。医院核定床位500张,实际开放床位684张。县一院核定编制人数418人,截止到2017年底,全院实际人数624人。
(一)县一院财务收支情况
账面反映,县一院2017年度收入总额17592.39万元,其中业务收入15769.39万元,财政项目补助收入1823万元;支出总额17177.5万元,当年结余414.89万元。
(二)县一院资产负债情况
账面反映,县一院2017年末资产类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医疗款合计、预付账款等共计18412.07万元,负债类包括应付账款、预收医疗款、应付社会保障费等共计4899.2万元,净资产类合计13512.87万元。
(三)县一院绩效分析情况
审计通过对县一院近三年的收支构成情况分析,县一院的规模越来越大,盈利能力逐渐增强,业务收入逐步提升,也因支付一院的托管与派驻人员费用以及人员工资标准有所提升,造成县一院2017年支出17177.5万元,较2016年增长5614.08万元,增长率为48.55%;
审计通过对县一院近三年的经济效益分析,县一院职工能够为医院持续创造经济效益,资产经营规模扩张的速度较快,运行比较稳健,风险控制比较合理;执行药品零差率政策后,医疗费用仍在增长加重病人医疗的负担;药品库存变现和固定资产设备更新速度趋于稳定。
(四)创建三级综合医院工作进展情况
2015年4月县政府与市一院签订合作共建县一院协议,合作目标:2020年达到三级综合医院水平。通过县一院完成服务人口、医院等级、医院规模、技术水平、人才队伍、信息化建设及落实医改任务等七项条件中基本标准进行定性和量化分析得出,县一院转设三级综合医院工作进度较好,七项基本条件中有六项基本达标,但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仍有很大不足,需要在今后工作中着重解决。
二、审计评价意见
审计认为,县一院由市一院托管以后总体运营状况良好,经营规模越来越大,2015年至2017年县一院业务收入稳步增长,但在经营中存在未执行药品零差率政策,未按(超)标准收取费用等问题。目前县一院创建三级综合医院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但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仍有很大缺口。在财务工作方面,能基本执行国家相关的财经法规,执行效果较好,但也存在未按规定缴纳税费、日常公用支出控制不到位、未按规定政府采购等问题。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违规收取出院当日床位费、护理费;
2.未按规定缴纳院内超市房屋租金、食堂租金的税费;
3.部分项目未按规定取得发票,以收据作为入账凭证;
4.支物业及安保服务,未按规定实行政府采购。
四、审计建议
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县审计局提出了整改要求和审计建议:一是杜绝药品加价,强化医疗管理;二是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财经纪律;三是增加人财物投入,确保医创攻坚。
五、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情况
对此次审计发现的问题,灌南县审计局已依法出具审计报告。被审计单位根据我局的审计意见已认真进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