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用信息
索引号: 014309295/2020-00179 信息分类: 信用信息,
发布机构: 灌南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文日期: 2020-11-18
文号: 关 键 字:
内容概述: 2020年江苏省政务诚信评价指标体系——县市区(总分100)

2020年江苏省政务诚信评价指标体系——县市区(总分100)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0年江苏省政务诚信评价指标体系——县市区(总分100

 

序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分标准

 

工作推进

情况

 

存在问题

下一步

举措

依法行政

15分)

1

法治政府建设报告(司法局)

2

按时编制并公布2020年度本级政府法治政府建设报告,得2分;未发布不得分




2

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司法局)

4

是否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制度,每项制度得0.4分,每项制度落实得0.4分,最高得4




3

行政监督制度

(司法局)

3

是否建立日常监督、专项检查、公众举报制度,每项制度得1分,最高得3




4

行政诉讼情况

(司法局)

3

评价期内,行政诉讼判决书判定政府违法情况,按行政诉讼败诉率排名计分,最高得3




5

行政复议情况

(司法局)

3

评价期内,行政复议决定书判定政府违法情况,按行政复议纠错率排名计分,最高得3




政务公开

10分)

6

政府官网政务公开情况

(县政府信息中心)

6

在本级政府官网设置政务公开专栏,得1分;在政务公开专栏能够查询到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得1分;在政务公开专栏能够查询到信息公开目录,得1分;在政务公开专栏能能够查询到政务公开制度,得1分;在政务公开专栏能够查询到政务公开年度报告,得1分;建立政务公开工作考核和评议制度,得1




7

信用门户网站“双公示”情况

(信用信息中心)

4

在信用门户网站设置“双公示”专栏,得1分;

制定并公示“双公示”目录,得1分;
及时在信用门户网站上更新“双公示”信息,得1分;
及时向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报送“双公示”信息,得1




重点领域政务诚信建设

22分)

8

政府采购政务诚信建设(财政局)

3

建立采购人信用承诺制,得0.5分;实施并签署信用承诺书,得0.5分;
建立采购人违法违规记录及责任回溯机制,得1分;
建立采购评审专家信用管理制度,得1




9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务诚信建设

(财政局)

3

出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领域政务诚信建设相关制度文件,得1分;
建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失信违约记录,得1分;
建立项目责任回溯机制,得1




10

招标投标政务诚信建设

(审批局)

3

建立招标投标信用信息系统及服务平台,得1分;
与省、市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现技术上互联互通,信息上资源共享共用,得1分;
建立投标人不良信用记录,对投标人开展信用审查,得1




11

招商引资政务诚信建设

(商务局)

3

出台招商引资领域政务诚信建设相关制度文件,明确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的权力限制和职责,得1分;
建立招商引资责任人信用承诺制,得1分;
建立依法补偿制度,得1




12

地方政府债务政务诚信建设

(财政局)

3

在政府官网及时规范公开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内容准确、详实,得1分;
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得1分;
建立地方政府债务应急处置以及考核问责机制,得1




13

统计政务诚信建设

(统计局)

3

出台统计领域政务诚信建设相关制度文件,得1分;
建立统计从业人员信用档案,得0.5分;实施信用承诺制并签署信用承诺书,得0.5分;
对统计领域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建立失信问责和联合惩戒机制,得1




14

街道和乡镇政务诚信建设

(县考核办、

各镇政府)

4

将政务诚信建设纳入街道和乡镇综合考核体系,得1分;
在街道和乡镇政务、财务、就业、物业、教育、医疗、扶贫、拥军优属、便民服务等方面,建立公开承诺制度,每多一个领域得0.3分,最高得3




政务诚信监测与失信治理

14分)

15

政府机构失信案件专项治理

(县法院)

5

国家下达、省高院统计的政府机构失信案件情况,评价期内,失信案件清零,得5

每有一起案件未执行完毕,扣1分;




16

政府部门清欠情况(工信局)

5

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清欠情况,按拖欠账款清偿率排名计分,最高得5




17

城市信用监测排名

4

方法一:根据年度排名计分
方法二:由所属设区市确定排名和打分




政务诚信教育培训和宣传

9分)

18

公务员教育和培训(县委组织部)

4.5

编制并发放公务员诚信手册,得1.5分;
将诚信纳入公务员培训和领导干部进修课程,得1.5分;
在公务员录取、干部任用前进行信用报告审查,得1.5分;




19

政务诚信宣传

(县信用信息中心)

4.5

开展政务诚信主题相关宣传工作,形成以政务诚信为引领,社会诚信、商务诚信、司法公信全面推进的良好氛围,根据开展相关活动及效果,由专家组认定后,酌情给分,最高得4.5




负面舆情监测

15分)

20

政务失信负面舆情

(县委宣传部)

15

监测因政府部门或公务员失信造成的负面舆情,按舆情事件数量与人口比例计算得分,最高得15




创新做法及案例

15分)

21

创新做法及案例

(县信用信息中心)

15

在政务诚信建设中创新探索,成效明显,建立有效的政务诚信监督考评机制的,在重点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形成可推广复制经验的,由专家组认定后,酌情给分,最高得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