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预决算公开
索引号: 014309383/2021-00065 信息分类: 预决算公开,
发布机构: 灌南县财政局 发文日期: 2021-11-03
文号: 关 键 字:
内容概述: 上半年,财政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认真执行县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通过的财政预算工…

灌南县2021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浏览次数:  字体:[ ]

 上半年,财政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认真执行县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通过的财政预算工作报告,坚持工业立县、产业强县核心战略不动摇,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纵深推进财政改革创新,多项经济关键指标继续保持稳中有进、进中有升的趋势,助力全县经济社会实现稳健运行。

一、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上半年,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43亿元,占年度预算的52.95%,同比增收1.28亿元,增长10.6%,税收占比77.4%

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50亿元,占年度预算的55.6%,同比增支3.88亿元,增长12.3%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上半年,全县完成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8.62亿元,占年度预算的23.9%,同比增收1.12亿元,增长14.9%。收入预算完成进度较慢,主要原因是我县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土地出让价格较低且出让难度很大。完成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6.28亿元,占年度预算的53.26%,同比增支3.28亿元,增长25.2%,其中:安排棚改政府购买服务支出4.02亿元,安排交通工程配套支出6,700万元、安排改善农民住房条件支出6,800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上半年,全县完成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4.65亿元,同比下降7.7%。完成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7.58亿元,占年度预算50%,同比增长23.1%。上半年受社保费率降低因素影响,各项社保基金收入下降明显,而社保支出较去年增长较多,社保基金收支矛盾进一步显现。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上半年,全县完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880万元,占年度预算的110%,同比增收80万元,增长10%,全部为汤沟两相和酒业有限公司上缴股利收入。

(五)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截止到6月底,我县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为92.04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49.96亿元,专项债务余额42.08亿元,债务规模符合省财政厅政府性债务限额要求,债务风险可控。

上半年,省厅下达我县再融资债券资金5.7亿元,按照规定用途,全部用于偿还我县到期地方政府债券;下达我县新增一般债券资金0.9亿元,主要用于2021年农村公路提档升级、三口粮库标准化储备仓及其附属设施扩建、生态水系提升等县内重点工程建设

上半年,我县偿还省财政厅到期地方政府债券本息7.48亿元,其中:本金5.8亿元(从再融资债券中安排5.7亿元),利息1.68亿元。

(六)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安排和使用情况

根据现行省对市县体制,预计2021年省财政净补助我县29亿元,其中:一般转移支付资金为21亿元,专项转移支付8亿元。

上半年,省财政厅调拨我县往来资金16亿元(其中中央直达资金3.5亿元),同比增加4.1亿元,增长34.5%

(七)镇、园区财政转移支付补助情况

上半年,严格执行新一轮财政体制,县财政安排镇往来资金3.75亿元、园区往来资金2.83亿元,用于保障镇、园区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另拨付专项转移支付2760万元,用于支持镇、园区相关项目实施。

(八)县人代会关于批准预算的决议执行情况

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严格执行经县人代会批准的年初预算,定期向县人大常委会汇报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加强与县税务、人行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全力组织好财政收入,培植新兴财源,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税源监控,查缺补漏,加强税收、非税收入管理;注重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兜底保障民生支出,全力保证全县重点项目支出需要。

二、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主要做法

(一)尽职尽责保稳定,高处着眼狠抓收支平衡

上半年受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化工园区持续停产、增值税留抵退税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税收收入中物流贸易税收占比较高,收入组织极为困难。同时受职工住房补贴、上下班交通费提标等因素影响,财政刚性支出不断增加,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在组织财政收入方面,一是践行服务理念,紧盯重点企业,稳定主体财源;二是依法依规清缴各类非税收入,积极盘活存量资产,多措并举保证非税收入平稳增收。 三是刚性落实减税降费5.2亿元、完成增值税留抵退税1.18亿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四是积极争取中央直达资金3.5亿元,主要用于义务教育、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民生支出得到有效保障。在预算支出执行方面,面对收支平衡压力,政府过紧日子已经成为常态,以节流为导向,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强化预算约束,建立一般性支出全流程审核机制,确保支出审减到位;建立及时、精准、有效的项目事前绩效评估机制,切实提高预算单位绩效目标编制和绩效自评质量,提升项目资金使用效益;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规范政府购买服务;完善财政监督机制,守住财政安全底线。

(二)一心一意惠民生,细处着力厚植百姓福祉

财政部门按照六稳”“六保工作要求,全力保障基本民生,强化兜底保障职能,上半年,全县民生投入共31.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8.7%,优先保障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民生支出,传递民生暖意,助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支持打造优教灌南教育支出4.81亿元。持续加大教育投入,重点保障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和学校正常运转。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校园安全防范能力,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安排资金866万元,用于城乡义务教育困难学生资助补助;安排资金688万元,用于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公用经费;安排资金1,247万元,用于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校安工程及陈欠债务化解工作;安排资金93万元,用于支持学前教育发展;安排148万元,用于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补助。支持打造幸福灌南社保和就业支出7.88亿元。主要用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缺口、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补助、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和生活补助、特殊群体就业补助、退役安置、优抚抚恤、残疾人事业等,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弱有所扶、困有所助、难有所帮,让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生活更加幸福美满;安排资金2.06亿元,用于养老保险补助;安排资金1.56亿元,用于机关事业人员养老金缺口;安排资金8,799万元,用于离任村干部补贴、义务兵优待金、尊老金以及优抚对象、60岁以上老兵、复员军人遗孀、企业退休军转干、60年代精减退职人员等群体;安排资金2,576万元,用于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和残疾人事业专项经费;安排资金260万元,用于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安排资金608万元,用于五保老人供养经费;安排资金860万元,用于农村妇女劳动力、大学生、公益性岗位等人员就业补助。支持打造健康灌南卫生健康支出4.79亿元。重点用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农村基本公共卫生、医疗救助、新冠疫苗接种、全面落实基层医疗机构综合补偿机制;安排资金2.27亿元,用于医疗保险补助;安排资金3,922万元,用于基本药物制度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积极推动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发展;安排资金2,600万元,用于城乡医疗救助,撑起困难群众健康守护伞;安排资金1,234万元,用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疫苗冷链运输车辆购置及疫苗成本等支出,大规模推动疫苗接种,建立免疫屏障;安排资金1,197万元,用于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零差价补助、妇幼保健机构救助、计划生育扶助等。支持打造富裕灌南农林水支出3.42亿元。重点支持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水利重点工程建设、经济薄弱村补助、扶持村级集体经济、生猪养殖、渔业渔政等项目;安排资金6,635万元,用于水利重点工程、水利发展、水利伤残民工补助以及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其中:武障河闸扩建工程4,470万元,对保护上游农田免遭海水侵袭、拦蓄淡水供上游农田灌溉、调节连申线航道灌南段水位功能巨大;安排资金2426万元,用于经济薄弱村补助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支持经济薄弱村培植财源项目、带动帮扶低收入农户就业、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为乡村集体经济长期发展提供支撑;安排资金2,329万元,用于规模猪场扩能增量、贷款贴息、新增种猪奖补、猪瘟防控等生猪养殖恢复发展补助,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确保我县生猪养殖的安全和居民猪肉供应的稳定;安排资金924万元,用于渔业捕捞和养殖业油价补贴、渔政执法船运行及上坞维修、渔业安全生产检查、长江流域禁捕工作经费等;安排资金1,370万元,用于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安排资金3,780万元,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支持打造宜居灌南城乡社区、交通、住房保障和文化体育等其它民生支出10.6亿元。安排资金320万元,用于镇村公交车辆更新奖励及交通发展专项;安排资金6,936万元,保障我县改善农民住房条件项目建设,提升乡村面貌,建设美丽乡村,加快推动城乡融合进程;安排资金2,540万元,用于城市棚户区改造和棚改安置小区、公租房的购建,积极为群众打造和谐优美的居住环境;安排202万元,用于生态补偿专项;安排1,499万元,用于农村污水处理、乡镇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运行、及污水管网工程;安排32万元,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安排183万元,用于秸秆综禁、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犁耕深翻还田等,有效防治大气污染,全面保护生态环境。

(三)从严从实抓改革,深处着手提升财政效能

完善财政管理体制。严格执行年初出台的新一轮县对镇、园区财政体制调整方案,进一步立足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原则,合理划分镇、园区收支范围,进一步加大镇级支出占比,规范工业园区封闭运行,促进工业园区快速发展。全面完成预算公开。严格按《预算法》规定,在人大批复后20日内,批复给各单位执行。除涉密部门外,所有使用财政拨款的部门均需公开本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在省统一平台公开51家一级单位的部门预算、三公经费等信息,公开率100%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初步建成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预算绩效管理覆盖到全县所有部门、单位、政策和项目。从对重点单位、项目、领域资金的监控,扩大到所有资金和全部预算单位,将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列入常态。创新举行百家项目绩效目标监控现场填报会,选取107个民生类、基建类、重点工作运转类项目开展现场绩效目标执行监控表填报,涉及资金3亿元。强化预算执行监控。加快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进程,强化预算管理。对县级专项资金的预算执行情况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开展有效监督、控制和管理,关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落实情况,同时对镇转移支付资金执行情况开展监控。加大财政监督力度。科学编制2021年财政监督检查计划,将部分专项资金的检查时间范围由检查当年度资金使用情况调整为检查上一年度资金使用情况,方便计划前移,从年初就开始推进各项执法检查工作,保证检查质量。做好政府投资评审。上半年评审项目108个,送审金额10.12亿元,审定金额9.46亿元,审减金额6,626万元,审减率6.55%,有效节约了财政资金。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上半年政府采购项目20次,采购预算资金8,767万元,实际采购支出7,678万元,节约资金1,089万元,节约率12.42%。

三、下半年财政重点工作

下半年,财政部门将继续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增强对严峻形势的分析能力,准确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助力灌南县域经济社会稳健发展。财政部门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提速和提质相结合,紧扣重点抓财政收入

一是强力推进招商引资。通过精准对接项目、产业链招商、以商带商等方式,做好项目洽谈、签约、落地、投产全流程服务,实行审批事项领办、代办,全力保障项目落地建设。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抓好涉企各项考核激励政策的落实,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环境。二是做优做强重点特色产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以产业兴旺力促富民增收。充分发挥融资担保风险基金等财政资金杠杆和导向作用,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三是发挥好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重点支持优势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四是关注重点企业、项目税源,关注重点领域,强化风险应对,堵塞征管漏洞;加大财税部门横向联系,充分发挥综合治税平台作用,及时掌握税源动态;加大陈欠税款清理和税务稽查力度,实行以查促管、以查促收;深入挖掘非税收入增收潜力,确保应收尽收;加强与部门对接联系,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努力增加财力总量。

(二)务实和落实相结合,疏通堵点擦亮民生底色

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全县应坚持过紧日子、节用为民的思路,统筹使用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三本预算资金,继续大幅度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和公用经费,加大资金统筹调度力度,加强基本民生领域保障力度,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强化卫生健康投入、优化城乡医疗资源配置等,牢牢守住基本民生保障底线。通过培育财源、优化支出、盘活存量等措施,加大统筹整合专项资金力度,整合和核减用途相同或相近的专项资金,加强收支预算执行管理,努力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切实做到花钱要问效、无效要问责。

(三)凝心和聚力相结合,突破难点打赢攻坚战役

一是高效衔接乡村振兴。全面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四个不摘工作要求,建立返贫预警长效机制,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体系全面转向乡村振兴;加大乡村振兴资金投入力度,优化财政供给结构,集中财力加快农民住房条件改善、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环境整治、现代农业发展、产业发展等重大项目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投入,扮靓乡村面貌,打造特色产业,形成规模效应,提升带动能力,推动农村实现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发展。二是污染防治再推进。全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大力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到实处,大力支持污染防治攻坚战,把稳方向、加大力度,积极争取上级环保专项资金,统筹各类存量资金,全面系统提升空气、水质、土壤治理实效,重点支持减煤、化工园区转型升级、黑臭水体整治、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抓好生态修复和治理,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力度,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持续优化。三是守好债务风险防线。继续把债务风险防控放在突出位置,以债务化解为契机,坚持防风险与促发展并重,不断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对债务进行全面清理,核清底数,建立明细台账,并做好与债务化解方案的有效衔接。规范政府和国有企业举债融资行为,对新增政府投资项目,加强项目立项及可行性研究,严把项目源头关,严控新增债务,依法依规厘清政府与平台公司偿债责任,防止平台公司债务风险向财政转移,确保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四)守正和创新相结合,打造亮点激发国企活力

一是全面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7月底前,出台我县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成立灌南县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同时,加强督查评估,将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工作方案目标任务纳入县属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考核范围,全面推进改革方案实施到位。二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研究制定县属国有企业党委落实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制度,制定县属国有企业董事会规范运作办法、董事会和董事评价办法、外部董事履职指南等文件。国有企业全面建立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的管理制度,明确董事会对经理层的授权原则、管理机制等主要内容,保障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三是强化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深化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继续做好国有资产租赁和处置管理工作,规范国有资产经营行为,切实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四是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激励企业人员担当作为。加强企业政治建设,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开展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积极推动党建责任制和生产经营责任制有效联动。完善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深化县属监管企业负责人薪酬改革,建立由基本年薪和绩效年薪构成的企业负责人年度薪酬制度,建立与考核评价结果紧密挂钩、与承担风险和责任相匹配的薪酬机制,充分发挥薪酬管理对调动企业负责人积极性的重要作用。

(五)巩固和提高相结合,对准焦点深化财政改革

一是落实财政管理体制大力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继续严格执行新一轮县对镇、园区财政体制调整,加大镇级支出占比,规范工业园区封闭运行。二是强化预算执行监控。对县级专项资金的预算执行情况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开展有效监督、控制和管理,关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落实情况,同时对镇转移支付资金执行情况开展监控。三是加大财政监督力度。开展下半年财政监督检查,守牢资金安全。四是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健全绩效评价常态化机制,选取财政重点评价项目开展预算绩效评价,强化结果运用,探索绩效评价结果和预算安排、政策调整挂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