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工作
索引号: 014309770/2023-00004 信息分类: 重点工作,
发布机构: 灌南县张店镇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23-04-06
文号: 关 键 字:
内容概述: 关于加快构建全市社会救助主动发现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 各村(社区),镇直各有关部门: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保障工作决策部署,推进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进一步发挥社会救 助兜底保障作用,推动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 变,真…

关于加快构建全市社会救助 主动发现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

浏览次数:  字体:[ ]

关于加快构建全市社会救助

主动发现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

 

各村(社区),镇直各有关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保障工作决策部署推进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进一步发挥社会救 助兜底保障作用推动实现从人找政策政策找人的转 变真心真情对困难群众主动发现、及时救助、应救尽救现将全市加快构建社会救助主动发现工作机制有关事项明确如下:

一、主动作为加快构建主动发现工作机制

加快构建以村(居)委会四级联动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形成以村(居)委会和村(居)民小组人员为基础整合和 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队伍努力做到 急难对象早发现、早报告、早救助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 家庭纳入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两项补贴、困境儿童、临时救助等各类社会救助保障范围实现社会救助无盲区目标。

(一)构建主动发现网络组织。以村(居)网格化管理为依托建立由乡镇牵头组织、村(居)干部和村(居)民小组长社区网格员为成员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工作小组。

1.(居)社会救助信息发现小组:充分发挥村(居)的服 务功能主动发现工作纳入村(居)工作职责范围由村(居)委会党组织书记负总责每个村(居)民小组(网格)落 实一名社会救助信息员可由网格长或村民小组长兼任),主动发现和了解本区域内困难群众遭遇的急难事项线索经入户核实后由各村(居)及时上报本乡镇街道社会救助工作小组。

2.镇救助工作小组:镇成立由分管社会救助工作的领导任组长民政及各承担社会救助 联、人社、教育等职能任务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为成员的社会 救助工作小组负责指导、督促各村(居)社会救助信息发现小组开展主动发现、预警工作及时收集、核查相关信息组织实施分层分类精准施救。对本级能够完成的救助内容由本级在规定的期限内组织实施救助。对本级不能完成的及时推送县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并跟踪救助工作落实情况。

(二)畅通困难群众救助渠道。社会救助服务窗口、公示栏、网站、微博、微信群等平台加大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和教育力度公开救助联系电话畅通多样化、 高效率的服务渠道密切干群关系做到困难群众申请救助有办法、有回应、有实效防止返贫和产生新的贫困人口。

(三)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各级要按照整合资源、优势互补、统筹管理、便民利民的要求加强与公安、应急管理、医疗保障、残联等部门沟通协调建立常态化信息共享和数据比对机制依托金民工程的社会救助大数据平台建立完善一 个门进来、 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解决的基层平台服务流程实现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基层平台服务模式让困难群众少 跑路” “不跑路要以马上就办的速度和办就办好的力度做好社会救助工作。

二、 简化程序构建主动发现救助流程

建立救助急难群众的绿色救助通道完善社会救助相关制度简化救助工作流程健全信息报送机制完善困难群众摸底、核实、上报制度切实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

(一)定期组织摸底排查。要协调组织好困难群众的摸底排查工作采取入户走访、电话巡访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对所辖区域困难群众进行动态跟踪研判了解掌握他们的生活状况。要重点聚焦未纳入救助可能存在特殊困难或风险的对象以及经救助后仍存在特殊困难或风险的对象主要包括低收 入人口中的老年人、重病重残人员、生活不能自理人员等;收入不稳定、持续增收能力较弱、返贫风险较高的脱贫不稳定人口;因病因灾因祸因疫等突发事件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人员;曾经申请过社会救助、暂时不符合救助条件但存在一定困难的人员或家庭;近年来动态管理退出救助的家庭或个人;通过社会救助热线、信访等渠道反映家庭生活困难的群众。

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重点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以及困境未成年人散居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 以下同等特殊对象(居)或村(居)民小组网格长要定期开展走访。其中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困境未成年人的走访核查通常每月不少于1在疫情、灾情、极端天气等突发事件期间每周不少于1次。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困境未成年人在患重特大疾病时或出现生活自理能力全失的情形其照料义务人或帮扶人每天要进行走访或照料。对遭遇突发性临时基本生活困难的对象要即刻巡查分类救助。

(二)及时核查上报。各村(居)民小组网格信息员要结合日常工作加强对重点人员巡查走访发现需救助帮扶的对 要及时上报村(居)社会救助信息发现小组。各村(居) 会救助信息发现小组每周汇总各村(居)民小组网格上报的 困难群众信息将拟纳入救助保障的群众信息上报乡镇如需紧急救助的要及时上报。镇收到各村(居)上报的救助信息后及时组织工作人员入户核查实施分层分类精 准救助。引导和支持社会组织、社工服务站点、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企事业单位等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主动发现工作并将发现的潜在救助对象报告当地民政部门。社会救助工作小组要每月集中研究一次各村(居) 织主动发现和救助帮扶工作开展情况。社会救助主动发现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制定工作计划指导帮带基层落实制度、加强排查要对社会救助工作中存在的应保未保、应救未救问题定期开展摸底排查做到深入细致不留死角。

(三)帮助申请办理。对因患病或残疾的特殊对象本人申 请有困难的(居)社会救助信息员网格员协助其收集、准备相关的书面申请材料帮助提交救助申请。对涉及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的急难对象要及时推送各相关部门。

(四)提高审批效率。对经主动发现明显符合救助条件且情  况紧急的对象由镇、村(居)两委派员组成联合调查组入户核查。符合条件的可先行给予临时救助待紧急情况缓解后再按规定补齐相关手续;对不符合条件的现场给予政策解释。对遭遇重大暂时性生活困难的可通过一事一议方式提高临时救助额度。如符合低保或特困条件的要立即转入办理程序在规定的期限内给出办理结果。对符合其他部门专项救助的即刻转办相关部门设立专用台账跟踪办理结果及时销案。

(五)分类建立台账。根据走访排查情况建立急难对象台帐。按照困难人员身体状况、劳动能力、致困原因、困难程度和自救能力等具体情况将困难群众分为特殊困 一般困难、临时困难等类别分类分项建立台账并做好回访随时掌握困难群体各方面的情况变化综合家庭致困原因采取不同帮扶和救助措施做到及时有效精准救助。

三、 履职尽责全面落实主动发现工作职责巩固拓展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成果明确主动发现责任主体强化社会救助动态监督和管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成立相应组织切实增强民生工作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将社会救助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为建立健全主动发现工作机制再添措施、再补短板、再增力量确定专人明确职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突出宣传引导。构建主动发现工作机制是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力举措各地及有关部门要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宣传党的民生理论宣讲党的兜底保障政策传播党的为民宗旨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困难群众。

(三)明确工作职责。各村(居)社会救助信息发现小组要定期组织对本村(居)内的家庭进行困难情况摸排及时主动了解、核实村(居)民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罹患重病等情况。做好困难家庭动态台账管理、信息报送、公示监督等工作。强化 救助联动机制社会救助工作小组要督导各村(居)困难群众摸排工作及时受理及时入户调查核实依据困难程度从速给予救助需要其他部门关注的要及时对接报告有关情况。同时要建立回访工作机制确保救助有时效有实效。

(四)严格督查考核。2023年开始市民政局将困难群 众主动发现和救助落实情况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加强检查督查列入对各地的年度考核内容。各县区民政部门作为社会救助工作的直接责任主体要统筹谋划创新主动发现理念思路和方式方 加强对基层的督查指导将困难群众救助工作列入镇、村(居)工作的考核内容进一步织密扎牢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