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工作
索引号: 113207240143092872/2022-00139 信息分类: 重点工作,
发布机构: 灌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文日期: 2022-12-30
文号: 关 键 字:
内容概述: 灌南县人社局关于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2年,灌南县人社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省、市人社工作部署,牢牢把握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坚持促发展与惠民生相结合,开创了全县人社…

灌南县人社局关于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浏览次数:  字体:[ ]

灌南县人社局关于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

工作情况的报告

 

县政府:

2022年,灌南县人社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省、市人社工作部署,牢牢把握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坚持促发展与惠民生相结合,开创了全县人社事业发展新局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总体呈现齐头并进、提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人社系统重点工作成效明显,综合柜员制改革、菌菇产业融合发展等经验做法全省推广交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荣获省“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织”称号,在人社系统综合考核、软环境建设等方面连获佳绩。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及成效

(一)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个重点,着力构建“法治人社”

1、突出普法工作

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组织系统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以业务技能练兵比武为抓手,坚持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并重、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并重、理 论学习与实际运用并重 ,全面提升整体素质。将普法工作列入年度重点工作,明确总体工作思路,结合重点工作进行普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突出法治引领

全面贯彻落实就业创业、社会保险、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等 法律法规。依法制定规范性文件 重大决策科学民主 行政执法规范公正,权力监督科学有效,社会矛盾依法化解,公职律师发 挥作用,行政负责人参与庭审。在执法过程中,充分发挥根治欠 薪工作专班的牵头抓总作用,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压实属地管理 和行业监管责任,全面提升四项制度运行质效。

3、探索行政执法新模式

推动执法权限向街道 、乡镇下放,执法重心向基层一线下移 加强基层一线网络化、网格化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加大部门联合执法力度,联合开展双随机抽查检查、人力资源市场清理整顿等 常规执法工作,结合双随机抽查检查和网上书面审查,建立企业 用工数据库和企业信用档案,加强企业用工分级分类监管,积极 探索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新模式,提升企业劳动用工监 管精准度。

 二)依托一个平台,强化三个服务,着力构建暖心人社

1 、再造业务流程

针对群众办事中的痛点、难点、堵点, 梳理全局1 00 余项业务流程,整合就业创业、社会保险、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综合 服务等五大业务模块,精简繁琐流程,实现项目归并,简化、优 化程序,打通堵塞关节,把人社业务实行综合柜员办理,实 现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的人社服务流 程,提高群众办事便利度,增强社会获得感,真正打通人社服务 最后一公里

2、打造智慧人社

“江苏智慧人社 app" 基础上, 进一步为综合柜员制量身定制人社业务信息平台。引入微信公众号、自助服务终端等手段, 建立立体化人社服务体系。变人工驱动为流程驱动,建立线上线 下多服务渠递融合的综合柜员制服务模式。

3、育强业务队伍

坚持“最好岗位在窗口、最优人才在一线”原则,巩固业务 技能练兵比武活动成果,持续选拔优秀职工到综合柜员窗口。对 于部职工的业务知识进行全面考核,对考核中涌现出的学习标兵、业务能手、政策专家予以褒奖,择优充实到综合柜员服务窗 口,实行一线窗口岗位激励机制,调动广大干部职工投身一线的 工作积极性。

(三)突出一个主题,重抓就业创业,着力构建“效率人社”

1、突出就业创业主题工作

积极主动承担全民就业创业行动计划和“凤还巢计划”两项 牵头工作,通过手机政务易短信平台、人社局和公共人力资

源市场微信 公众号、电视广告等多媒体渠递 加大21+8+10 条扶持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力度,每周向本县劳动者和外出务工人员发送政策信息达5000 余条,发送群体达 20 万人。制作凤还巢宣传片,多次赴上海、杭州、苏锡常等灌南籍就业创业人员聚集地召开推介会、说明会或座谈会,成立"灌南创客联盟,吸引在外人员返乡创业。

2、重抓返乡创业 就业载体建设

用好用足就业专项资金,按五星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标准, 升级改造主城区公共人力资源市场, 新建经济开发区 、半岛产业园区两个人力资源分市场, 三个市场同时可 容纳 4000 人进场求职招聘,实行常态化运行,每周举办劳务集市,定期举办大型综 合和专场招聘活动。

3、发挥创业示范基地主阵地作用

采取“建、改、转” 并举, 创建百禄农民返乡创 业园等 3 个省级创业示范基地 , 田楼镇、李集镇返乡创 业园等 9 个市级创业示范基地 ,开发区中小企 业园等 20 个县级创业示范基地, 6 个省级创业型 乡镇和 95  个创业型社区(村);由返乡创业典型费云健投资兴建的灌南县两岸青年创业园,成为我县最大的"众创 空间;颐高集团投资建成的颐高电子商务产业园,以及大学生 创业孵化中心和硕项湖电子商务孵化中心等,已成为我县各类创 业者的主阵地。

二、主要领导尽职尽贵,扛牢法治建设政治职责

(一)依法全面履行人社部门职能

一是依法着力抓好维权维稳。 2022 年度共帮助 818 名劳动者追回被拖欠工资 760 余万元, 实现了春节前全县欠薪案件、线索动态清零。二是依法做好劳动人事争议工作。2022 年度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立案受理共 492 宗, 已结案 480 宗, 涉及劳动者 492 人, 案外调解 1230 宗, 案内调解 334 宗, 案件调解率达 90. 78 %。 三是完善企业用工管理, 规范用工关系。加强对企业劳动合同签订情况的跟踪和监督,深入调查摸底,督促和指导 企业补办劳动合同 , 提高劳动合同的签订率。2022年度, 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 98. 5%以上,巳 建全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 96. 4%以上, 劳动争议案件化解率1 00%。四是依法依规进行工伤认定。2022 年受理且作出工伤认定 316 宗, 劳动能力鉴定 272人次, 调解、撤销 9 宗, 调解金额共 19. 7 3 万元, 有效的化解的矛盾,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一是组织班子成员学习法规党纪。 2022 年度党委集中学习 7 次, 党员大会学习4 次, 不断增强局班子成员及于部职工法规党纪意识,为深入推进法治灌南建设夯实基础。二是加强干部 职工业务培训。 2022 年度分批选派业务骨干 7 人次往省、市、区组织的业务培训,系统学习劳动监察执法领域、工伤领域、劳 动仲裁领域业务,学习先进经验,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依法行政 的水平。三是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法。按县普法办要求 , 落实全局工作人员通过网上学习法律法规,参与学法考试,提高自身的 法律意识。

 (三)不断推进法治宣传教育

一是强化宣传提高意识。充分利用“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  12. 4 法制宣传日 等活动 , 在户外集中开展了《 社会保险法》、 《劳动法》、 《劳动合同法》、 《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 17 场次, 累计印发各类宣传资料 2. 79 万多份, 做到学法、懂法、守法,形成有法必依,自觉守法的良好氛围。 二是抓好依法行政工作。 2022 年度, 我局在全面规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处罚及其他各项行政执 法、行政管理和服务行为上下功夫。注重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深 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切实加强行 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重点抓好行政许可审批、公务员考录、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社会保险待遇发放、就业资金使用等重 点岗位和人员的监管,完善制度,规范程序,坚决纠正损害群众 利益的不正之风。

三、存在的问题

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 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新修订的法律法规学习力度不够; 没有将法律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对个别法条把握不够准确 等。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加强法治学习和宣传

根据《法治政府 建设实施纲要》制定详细的 2023 年法治学习宣传教育工作计划。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形式的

法规学习培训活动,全面提升人社于部职工的法治素养。加强法 制宣传,做到常态宣传。精心组织宪法宣传日国家宪法 日的法制宣传,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协作,发挥人社微信公众号, 政府信息网等平台作用,打造法治宣传的主阵地。

(二)进一步加快综合柜员制改革

依托省一体化平台,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提高办事效 率,规范权力运行。做好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加强数据 整合,提升办理事项网上办、掌上办等核心指标。按照审批 事项要求,进一步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间,并做到线上线 下一致。实现一窗受理到位,进一步优化办理流程,及时修 编完善窗口办事指南,提高网上申请、快递送达比例,开展现 场办结等特色服务。

(三)进一步提升法制队伍建设

加强对现有人员的法制能力的培训,解决法制人才短板问题,鼓励各类人员参加各类执法资格考试和培训,进一步提高持 证率。加强人社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和能力。充 分发挥局法律顾问职能,发挥专业团队优势,在重大决策、重要 合同签订前充分征求和听取法律顾问的意见,避免发生法律风 险。

(四)进一步健全执法规范化建设

全面实行执法全过程记录、行政执法公示、重大执法决定法 制审核三项制度。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做好规范性文件的法制审查、把关、备案、清理工作。加强

执法巡查和案件的审核监督,切实提高执法案卷质量和执法规范 水平。积极配合司法局和法院做好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出庭应 诉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