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工作
索引号: 014309295/2022-00247 信息分类: 重点工作,
发布机构: 灌南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文日期: 2022-01-17
文号: 关 键 字:
内容概述: 灌南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

灌南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及2022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报告

浏览次数:  字体:[ ]


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灌南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总结了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明确了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预期目标,提出了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一、关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预计)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8亿元,同比增长11%;

——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62亿元,同比增长23.7%; 

——实现工业投资110亿元,同比增长56.5%;

——实现工业技改投资46亿元,同比增长162.6%;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

——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2亿元,同比增长13.6%;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亿元,同比增长10%;

——实际利用外资1.22亿美元,同比增长42%;

——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3亿美元,同比增长29.6%;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10%; 

——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0.4%;

——实现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28元,同比增长8.1%; 

——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734元,同比增长7.2%;

——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31元,同比增长9.5%;

——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6万人,目标完成率133.3%;

——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05%。

二、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预期目标安排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5%;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5%;

——工业投资同比增长7.5%; 

——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8%;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

——实际利用外资完成1.3亿美元;

——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10%; 

——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0.53%;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1%;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5%;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2万人;

——单位GDP能耗、生态环保、物价稳控完成省市目标任务。

三、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一是明晰功能定位主攻方向,加快产业园区提档升级。经济开发区力争省级园区高质量考核进位超过3名,化工园区力争全省排名上升1个位次以上,临港产业区加快布局建设精品钢基地、绿色建材产业园、海河联运物流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促进食用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镇工业集中区实现特色化、差异化、集聚化发展。

二是立足产业拉动龙头带动,全力夯实发展基础底盘。将低碳绿色发展作为强链补链延链主要方向,强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培育10大产业集群,力争各产业链应税销售收入增长20%。深入实施培强培优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培育一批创新能力突出、带动作用大、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 

三是坚持项目为王落地为大,推动项目引建提速提效。引进过2000万元蚁群类项目50个以上、过亿元中坚类项目65个以上,其中过5亿元项目10个,力争过50亿元项目取得突破。完善产业项目建设考核细则,坚持“月检查、季通报、半年观摩、年终考评”制度,完成产业投资104亿元。

四是发力科技创新要素保障,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14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40家,省市级企业研发平台突破25家,申报苏北科技专项4个、产业前瞻性与关键核心技术2个、政策引导项目4个。盘活低效用地5000亩,遏制“两高”项目不合理用能需求,发挥14家金融机构91项涉企金融产品功能作用。

五是聚焦环境优化服务强化,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容缺预审+信用承诺”,实现19项高频事项“跨域通办”。启动营商环境三年整治提升活动,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政策100条和政务服务限时办结承诺制。推动“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实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提升公共信用信息应用服务水平,营造知信、用信、守信的社会氛围。

六是突出因地制宜彰显特色,打造乡村振兴“灌南样本”。稳住粮食播种面积131.8万亩底线,确保粮食总产保持在64.5万吨以上,新增1000亩“菜篮子”工程绿色保供基地。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家。更新供水管网1300公里,提档升级公路60公里,改造危桥11座。

七是关注民情民意急难愁盼,提升发展温度幸福指数。统筹实施十大类118项城市功能项目,高标准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加强“九校联动”,完成新一轮中小学校(幼儿园)新建、改扩建目标任务。实施“六院同步”,推进省级健康促进县创建。新增就业1.2万人,支持自主创业2000人、带动就业7000人。

八是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持续整治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保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向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创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防控政府债务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推进治理机制创新,启动“智慧灌南2.0”建设。开展“八五”普法,提升社会文明,增强社会活力,助力社会善治。

灌南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doc